巴国布衣:中国味川菜,刺透你的味蕾
(2009-11-27 13:39:22)
标签:
才子情趣铺陈保才的情趣店美食达人时尚专栏作家资深策划人陈保才美食 |
分类: 美食当道 |
巴国布衣:中国味川菜,刺透你的味蕾
撰文/陈保才
中国味——川菜
“巴国出诗酒、布衣傲王侯。”巴蜀鬼才魏明伦题写的这句话,非常精准地概括出了巴国布衣的特色。
巴国,也就是今天的川东和重庆,与蜀国的精致相比,巴国更为粗犷和乡野一些,反映到美食上,则比较强调民间与江湖的味道。因此,巴国布衣一度宣称自己做的是巴国江湖菜,也就是采自巴国江畔桥头、寻常巷陌的美食,带着一些自然、风味和健康的特色。不过,巴国布衣一直秉承创新的血缘,当大家都宣称自己做的是江湖菜时,巴国布衣又整合川西坝子菜的明媚清爽,形成新风味川菜体系;而当别人跟风跳进新派川菜的江湖时,巴国布衣又站到了中国菜的高度,摆脱川菜的狭隘风俗,以中国菜的精美调和川味的特色,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川味的巴国布衣美食。
巴国布衣的装修非常考究。整体风格上,巴国布衣将川剧的各个元素变形重组,然后微妙地融入餐厅的细节中,川西老民居的质朴和川剧的深情交融在那些木头的纹路里,丝缎的纠结中,每个隔间的名字念起来似乎都像是一阙川剧的曲牌名,每面墙壁上略作夸张的图画看上去似乎都像从川剧脚本里走出来的,于此就餐,一边品味带有巴国气息的美食,一边观看川剧的变脸和喷火表演,千变万化,古时旧味,竟然让人不知今夕何夕。
冰镇兔与锅魁回锅肉的“变脸”
巴国布衣以川东和重庆口味为主,做的是巴国江湖菜,不过,为适应深圳人的口味,巴国布衣做了很多创新,辣度减了,口味轻了,形式创新带来味蕾的崭新享受,也是一大特色。比如,这一道冰镇兔肉:剁椒水泡制、卤进味道后,送入冰箱,然后再腌,端上桌时也用冰块来冰冻兔肉,以保持兔肉的最佳冰镇口感。可以佐辣椒,这样才有川菜的感觉;不过,如果你想体味这兔肉的本味,最好还是清吃。大厨说“兔肉带皮”,果然,兔皮脆生生的,很耐嚼,很带劲,而兔肉则柔软深情,兔皮与兔肉有了分裂的口感,用小S形容美食的说法是,“带有冲突的美感”。
更主要的是,这一款冰镇兔肉,完全看不出来是兔肉,我有个朋友就认为它是白暂鸡,所以,害怕吃兔肉的朋友,这道菜倒可以放心大吃,因为,你完全认不出来。同样,锅魁回锅肉也做了创新了:缩小了尺寸的迷你锅魁夹上回锅肉,居然也李逵变燕青起来,形式创新,口味也有质的变化 ,真是“变脸”成功。说道变脸,巴国布衣每晚7点都会准时上演“变脸”和喷火表演,神秘的川剧和精湛的表演,让你享受美食之余更享受了精神文化。
雅鱼两吃,宝剑赠佳人
来巴国布衣,最不该错过的就是雅鱼。雅鱼是雅安的名特产之一(雅雨、雅鱼和雅女谓之雅安三雅),是中亚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产于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故称雅鱼,又称“丙穴鱼”。 杜甫说:“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雅鱼形似鲤而鳞细如鳟,体形肥大,红嘴,红尾巴,身上中间有一条红线,肉质细嫩,相传,清代上贡慈禧,太后赞美为“龙凤之肉”。而雅安人则说,“吃了雅安鱼,有官都不做。”可见,雅鱼有多么大的魅力。
雅鱼的鱼头中有一枚酷似宝剑的骨刺,传说中女娲补天时,将一把宝剑落入江中所化而成。据闻,此“剑”很有灵气,身上佩戴刺剑,可以保平安,祛邪除病,甚至可以吓退第三者……所以,许多当地人都佩有这样一把“宝剑”。美丽的传说,神奇的故事,让人对雅鱼充满了向往。及至亲口尝到雅鱼后,才深知,果然名不虚传。雅鱼是一鱼两吃,鱼身用来清蒸,鱼肉细嫩,清新鲜美,吃起来特别贴切,因为很柔软,又带有质地,入口即化为养分,其味美可见一斑。鱼头则可以做鱼头豆腐汤。鱼头端上桌后,服务员先用叉子取出了雅鱼头上的宝剑,剑柄、剑把、剑刃都像真的一样,让人惊叹。雅鱼豆腐汤虽只放了几片姜丝和葱头,但喝起来却鲜美异常,我从没喝过这样好的鱼头汤,感觉是暖心暖肠,滋润肺腑。
吃饱喝足,服务员又将装好的“宝剑”赠给我,我将它送给身边的女孩,谓之 “宝剑赠佳人”!
热菜推荐:
三峡石爆脆肠:将辣子脆肠放在加热的山峡石上烹制,麻、辣、鲜、香、脆,味道十足,这一秘制石烹菜肴荣获“中国名菜”赞誉。
高汤青菜钵:汤菜,高汤每天吊足四个小时,上汤煲雪菜粒,很清爽。
娥眉鳝丝:小黄鳝,一个有三根丝,抽掉丝,将青笋、金针菇和油渣佐配,黄鳝肉质纯正,是我吃过的最吃的黄鳝。
葱椒牦牛掌:牦牛掌像牛筋,性格没想象中特别,但过瘾的是用了大量葱粒、泡青辣椒一起熬,汤味酸酸辣辣的,又带点肉的鲜味,引得人不断举羹举筷。
饮品推荐:
草根汤:用菊花、胖大海和折耳根等煮成的汤,很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