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神陈保才
爱神陈保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110
  • 关注人气:31,8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景明信片

(2009-06-18 23:21:19)
标签:

心灵牧师

时尚专栏作家

陈保才

资深策划人

作家

情感

分类: 长篇连载:一个文学青年的画像

风景明信片

 

撰文/陈保才

张爱玲第一次看见香港的海的时候,她就联想到了明信片上那一抹色的死蓝的海;并且,为了说明自己的这种联想具有广泛性的,她还举了一个例子,一本英文书上的一句话:“可以把婆罗洲的海剪下来当作明信片寄回家去。因为那蓝色蓝得如此的浓而呆。”

张爱玲的这种联想是有现实基础的。

 

早几年,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明信片:山川,河流,湖泊,大海,以及,燃烧的霞云,夕阳下的原野,农人,河头,渡口,印象深刻的还有沙漠的骆驼队,都很长很长,有时光的静默的味道。那样的风光,现在不存在了吧?

 

此外,报纸也多发这些风景,比如阜阳日报或者说安徽日报(我那时只能偶尔看到这样的报纸),还有《中学生必读》这样的杂志封底,也会有这样的照片。通常不过有信用卡那么大一块——当然是黑白的照片,夹在报纸的副刊中间(或杂志封底),还署上摄影者的姓名,在我的印象中,最常见的就是大河落日、平原村庄、晚归的农人,以及小鸟和高压线等,都是很乡土很中国的。

 

8
女报男编辑 23:12:21
近来明信片和贺年卡都衰落了(2004年的时候我在上海,公司要做贺年卡,我看到美编在修那些图片,都是关于上海的旅游图片,比如,夜幕下璀璨的东方明珠、黄浦江等,不知道这算不算风景明信片?),报纸也大都彩版印刷,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去拍这些风景,如果有拍,那彩色的有黑白动人吗?

      

至于我自己,所拍的照片中有一张是可以作为明信片内容的。

 

那是2006年在深圳大梅沙拍的一张照片,整个角度比较好,我跟我后面的一个人都在近海边,后面是大片的海水。有时候,看那海水如此蔚蓝,泛着雪白的浪花,给人澄澈、纯净,与无限辽阔之感。这个照片中的海水任何一片都可以让我想到明信片,都可以做明信片,而且,整体感觉也不错,因为人在里面很安详,很可爱,我就因为这一点而特别喜欢这个照片。是不是有点自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