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蔽的卡夫卡
(2008-11-01 11:29:32)
标签:
卡夫卡陈保才女报杂志社性文化 |
分类: 性学札记 |
被遮蔽的卡夫卡
关于卡夫卡,我们一般人的印象大都如是:肺病患者,忧郁症患者,敏感,脆弱,并且无爱、无性能力。公然的一句话评判卡夫卡的话是,巴尔扎克—— “我粉碎一切障碍”,而,卡夫卡则是——“我被一切障碍绊倒”。由此可见,在大家心目中,卡夫卡的形象是早已定型了的。
关于卡夫卡的这个印象,主要来自他的朋友布洛德。布洛德几乎是卡夫卡最重要的一个朋友了,据米兰·昆德拉考证,此人并没有多少写作才华,但是,他今生最正确、最伟大的事就是,他违背了卡夫卡的遗嘱,将卡夫卡作品予以出版,并且,也是因为布洛德不遗余力地推介和推销,才使全球读者发现了卡夫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卡夫卡的知己,却在某方面限制了我们对卡夫卡的认识。
关于卡夫卡的脆弱,有几个事件可以佐证。第一,卡夫卡受自己父亲的压榨,没有发言权,这几乎是伴随卡夫卡一生的痛苦;第二,在布洛德所写卡夫卡传记中,卡夫卡三度订婚又三度毁婚,研究者断定,卡夫卡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所以,卡夫卡一生都在逃避庸常、都在拒绝平庸,所以,卡夫卡想自己玩。更有第三种人,因为对卡夫卡不了解,几乎只根据卡夫卡的表象来进行揣测,称卡夫卡是一个无正常性功能的圣人,不过,真实的情况如何呢?且让我们先看一下。
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有关于卡夫卡的诸多论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米兰·昆德拉几乎第一次指出,卡夫卡并不回避性描写,卡夫卡也爱性,而这些,之前的许多研究者,都忽略掉了。
在卡夫卡的《城堡》第三章,有一段关于性的描写,相当精彩:“在那里,几个小时过去了,几个小时的共同喘息,共同心跳,在这几个小时中,K一直有一种迷途的感觉,或者,他感到比过去任何人都更远地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那里的空气本身也没有任何故乡的空气的元素,在那里,人们会窒息在怪异之中,人们什么也做不了,在这没有了理智的诱惑中,他只有继续下去,继续行进在迷途中。”这一段描写,虽说只字未提性与做爱,但,可以说,几乎比任何历史上的写过性的作家都要大胆,并且,也都要高明许多。
卡夫卡在这里主要描写了K与弗莉达的做爱,不过,因为他们是偶然相逢,所以,他们就在 “地面上满是一摊摊啤酒液和其他乱七八糟的脏东西”的柜台之后做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国》一书,卡尔·罗斯曼被家中的女仆引诱,自然,他让人家怀了孩子,于是,他不得不像年轻的莎士比亚那样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么,如果说小说还只是一个虚构,未必就是真实的话,那下面的这个日记则可以相对真诚地反应了卡夫卡的一丝隐秘:
“我在妓院门口走过,就像在一个心爱的女子家门口走过。”(见卡夫卡1910年的日记,原句子被布洛德所删)。
当然,仅凭这一句话,我们还无法断定,卡夫卡是不是像奈保尔或者乔伊斯那样的作家一样,曾经光顾过妓院,但我们至少可以断定的是,卡夫卡并不嫌弃妓女。那么,想象一下,卡夫卡曾经在妓院门口徘徊,或者,卡夫卡到过妓院,这也不是一个没可能的事。卡夫卡那个年代,色情生活还很不自由,卡夫卡无法与他刚订婚的女子进行性接触,那么,卡夫卡要是正常的话,他就极有可能会走进那个他并不认为很不好的妓院的大门。也许,这个推测有点无厘头,可是,也极有可能。那么,为什么布洛德要把卡夫卡塑造成一个性无能患者呢,因为布洛德是浪漫主义者,他需要把卡夫卡塑造成一个楷模,一个道德的圣人,一个敢于牺牲的为我们而受苦受难的人,这就是布洛德的本意。不过,卡夫卡恰恰是个反浪漫的人,从这点来说,布洛德又极度误解了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