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披肩
(2008-09-04 15:51:42)
标签:
身边的奥运张爱玲披肩陈保才宋庆龄杂谈 |
分类: 女人天下 |
中国女人的披肩
撰文/陈保才
——披肩这种东西,我以为只有中国女人才能披出那种味道来。
杜拉斯在书中提到了一款蓝色的披肩,她说,“这本书中这个年轻女人的那条蓝色披巾是怎样一种蓝色,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过,其中有严重的遗漏,那种蓝色却不在此列。譬如说;我也是唯一看到她的微笑的顾盼的人。我知道我根本无法把它给你描写出来。让你看到那一切。没有人能做到。”
是的,无人能看到,那披肩背后的,隐藏在一袭衣巾之后的那种内心的波澜与汹涌。
我习惯用一款或一袭来形容披肩,而不是用条,我觉得条把披肩拉长了,虽然披肩也有长的,波西米亚风格的,但是,我的感觉,披肩应该是一块四方的巾帛,那样的一块布,围在你的肩膀。
这就是披肩的来历。
披肩是有灵魂的,每个女人,并不是都适合披肩。披肩在寻找肩膀,就像肩膀在寻找披肩。
《宋氏三姐妹》中,宋庆龄披的那款深色的披肩,跟当时的环境,跟那夜幕下笼罩的海,都是一种高度的融合。张爱玲也是喜欢披肩的,她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诸如,“束身旗袍,流苏披肩,阴暗的花纹里透着阴霾。”张爱玲自己都可以制作披肩。她很随意地将沙发罩布拿起来披上,那是一种很随意的性情的生活。《滚滚红尘》中,林青霞和秦汉在露台上跳舞的那一节,那个有淡淡光影的露台上,林缓缓地将披肩裹住贴近的两个人,他们在披肩的保护下,自由热烈地亲吻。这里与其说是披肩展示了旖旎风情,不如说,披肩提供了一方安全的天地。
披肩是一种保护,对女人来说,你一定看过外国人的披肩,我觉得那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存在,是外在的,毫无内心感的修饰,它跟灵魂无关。只有中国女人的披肩才是跟灵魂贴切的,中国女人的披肩是一个时代的特定反映,张爱玲只会披深沉的披肩,它的华丽,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是收梢,是没落;而三毛的波西米亚风,则是浪迹天涯的代表;至于摩梭族女子风风火火、奔放豪爽的杨二车娜姆,则只会披那些桃红与柳绿。
披肩是女人的第二个家,是类似储衣柜这样的东西,永远藏着安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