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小娴吴仪文化 |
分类: 女人天下 |
归宿何处
撰文/陈保才
张小娴在《归宿何处》里写了一个女子,快四十岁了,独身,于是,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告诉她四十岁会有归宿。但她已经不信了,她说,算命的通常会骗你八到十年,这一骗,你便老了。
因为不相信,所以她感叹,找个归宿真难。张小娴安慰她说,归宿可以是事业、信仰,也可以是梦想,追寻,甚至,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归宿。总之,一句话,不能把男人当唯一的归宿;如果你把男人当唯一归宿,便会很曲折,很受伤,你便会“死”得很难看。
张小娴似乎说得没错。在我的朋友当中,还真有人像张小娴说的那样,是以其他事情而不是感情,做归宿的。
这个朋友本来是导游,某天,她忽然兴之所至,放下好好的导游工作,独自报名去湖南山区支教。在那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她一边教书,一边家访,她觉得这是很好玩的事。所以,15个月之后她回来了,没“玩”够,便报名参加了深圳地区的奥运火炬手选拔——自然是入选了。她说,她目前只想吃美食,玩好玩的,做一些有意思的事,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些经历,多些体验,她称对男人不怎么有兴趣,自己现在这样挺好。因为没有特别的在意,也就很少有来自情感的苦恼,所以,她看起来很洒脱。
说实话,这个朋友的生活是许多女生做不到的。因为她独立,不虚荣,不依靠男人,在物质化的今天、物质化的深圳,她不为金钱所动,参加支教和报名做奥运火炬手都只是凭她的兴趣和热情,并无其他目的。
只是,她这么好,我依然觉得,她的人生有些小小的遗憾。我觉得,人总该给自己找个实在的寄托,这寄托不是事业,不是信仰,也不是梦想,因为这些都太虚了,抓不住。我说的比较实在的寄托还是应该回到人本身,比如,找一个爱人,成一个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最终要回到爱一个人、成一个家的状态,不管你多忙,不管你多位高权重,最终,都得停下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爱一个人,体现你的价值,需要一个家,给你温暖和归宿。
记得英国的前首相布莱克吗?他自首相位置退下后,便一直想要个孩子,可是,自己早都没机会了,于是,就和夫人跑到俄罗斯收养了一个孩子,这大约因为,他们都到了那个年龄把,都需要一个寄托。
再比如,中国政坛的铁娘子吴仪,她(终生未婚)把自己的全部才华和过人精力都献给了公务。只是,无论吴仪多么风光,无论她赢得多少人的敬重,她现在也要退了,那么,谁陪她度过漫长的晚年,谁又能有爱人和孩子那么让她感到亲切?
所以,我想对那些还没找到归宿的女人说,人生的归宿和寄托都很多,但最让人温暖的,恐怕还是爱人和孩子。赶紧找你的爱人和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