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保才红楼梦 |
分类: 书碟 |
红楼梦中的男人:君子形象——被误解的贾宝玉
深圳:陈保才
《红楼梦》,那还是在大学时看的了,记得,当时读得天昏地暗的,一两个月都沉浸在那个古代的世界。其实,也不能说是古代,因为,里面的人都活生生的,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班级和我的家族,也能找到红楼梦的同样的人,而我,和贾宝玉的交叉最多。
我和大多数人不同,我不认为贾宝玉是人们说的那样,是一个女性化的人物,我认为他是曹雪芹塑造的一个君子。首先,他具备君子所特有的那种俊朗外貌,在红楼梦中,同样具有这个俊朗外貌的恐怕只有北靖王,所以,曹雪芹安排北靖王跟贾宝玉见面,并送了礼物。其次,在钱财方面,贾宝玉真正是那种洒脱的人,这可以从书中的描写看出来——贾环输钱,跟丫鬟闹了起来,丫鬟就说,还是宝玉大方,像个爷,而贾环在丫鬟的眼中是算不得爷的。最后,在最为重要的,也就是对人性的尊重方面,贾宝玉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端。他对晴雯之死的惋惜和悼念,就说明了这点。其实,他跟晴雯并没私情(宝玉在妻这方面、爱情这方面最钟情的就是黛玉,如果非要再来个妾的话,那是袭人也不是晴雯),但他依然这么伤心,这完全是他对晴雯生命逝去的一种惋惜,是对人世的残忍的无可奈何。
我记得,在我没机会读《红楼梦》之前,我的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都谈过贾宝玉——他们有时候在课堂上说到某事某物,便把宝玉当了反面教材,似乎,都是轻视与嘲笑、不屑。我读了《红楼梦》之后,我发现宝玉根本不是人们说的那样,至少不能把在脂粉堆里待就等同于女气。这只是表面。其实,真正的男子女性化,可能是犹豫的性格,对什么都没大气。但这些在宝玉身上显然没有。其次,有人老拿开头的那首西江月——尤其是其中“纵然生的好皮囊,腹中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来说,其实,宝玉倒不是不通世务,只是不想通,或者不愿意通罢了,因为知道那很假,很虚伪,所以不屑,不去为,是比一般人高的,但世人往往以为他真不通。怕读文章也说的不是那回事,因为,宝玉只是怕读、不想读考试的“书”,并不代表读不过别人,《红楼梦》的结尾,宝玉发了劲地读书,结果考试很好也正说明了这点。草莽更不能拿来概括宝玉——因为宝玉的腹内是有不少东西的。
曹雪芹拿这首西江月的词只是用来指别人的概括,是说当时人对宝玉的评价,并不是曹雪芹自己的真实看法——曹雪芹用了“那管世人诽谤!”一个“诽谤”足以说世人对宝玉的诽谤。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再则,曹雪芹用这首词其实是反说的,甚至,有对说这话的人的那种态度的否定,是不认可的,但世人却把曹雪芹的这种用意忽略掉了,直接拿反话当了真话,正话,以为这也是曹雪芹对宝玉的真实评价呢。
可见世人对宝玉的误解有多大,有多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