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照记

(2007-12-01 23:14:09)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人文/历史

苏青

张爱玲

分类: 书碟
 

对照记

 

看张爱玲的《我看苏青》,有许多话都觉得很有意思,而且,可以男性的眼光,来参照一下。

 

“我想我喜欢她过于她喜欢我,是因为我知道她比较深的缘故。”我有许多朋友,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喜欢我,但我是喜欢他们的。我也不知道我在他们眼里到底是什么地位,但他们在我心里还是重的。

“但是像苏青,即使她有什么地方得罪我,我也不会记恨的。”

这被子,我大概只对不起一个人(其实也未必就对不起),就算她背叛我我也不怪她。

“她丈夫并不坏,不过就是个少爷。如果能够一辈子在家里做少爷少奶奶,他们的关系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这点我倒想到我的一个朋友,她说,她不过是想生活得好一点,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我觉得她说得很对。

“我们这时代本来不是罗曼蒂克的。”

现在也不是。

生存还很紧迫,对我来讲。当然,对别人也许不是。

“生在现在,要继续活下去而且活得称心,真是难,就像‘双手擘开生死路’那样的艰难巨大的事,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生命的本身,能够多一点明了与爱悦,也是应当的。”

不过,能擘开生死路到底是好的,有些人还没有勇气擘呢。但是,到底谁更幸福呢?

“我将来想要一间中国风味的房,雪白的粉墙,金漆桌椅,大红椅垫,桌上放着豆绿糯米瓷的茶碗,堆得高高的一盆糕团,每一只上面点着个胭脂点。中国的房屋有所谓“一明两暗”,这当然是明间。这里就有一点苏青的空气。”

这样的房子,如果放书的话,应该是苏青的《浣锦集》、《结婚十年》,以及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我觉得只有这样的书才配这样的房间。

其他的书都太隆重了,太假了。太虚伪,会损害了这个房间。

“这一切,在着的时候也不曾为我所有,可是眼看它毁坏,还是难过的——对于千千万万的城里人,别的也没有什么了呀!”

曾经对深圳恨之入骨,然而,后来还是原谅了它。

“文明的日子是一分一秒划分清楚的,如同十字布上挑花。”

十字布上挑花,很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家的被单也都是这样的,在冬天,摸上去格外有一种孤凉的感觉。

“然后战争来了,学校的文件记录统统烧掉,一点痕迹都没留下。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吧?在那边三年,于我有益的也许还是偷空的游山玩水,认为是糟蹋时间。我一个人坐着,守着蜡烛,想到从前,想到现在,近两年来孜孜忙着的,是不是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我应当有数。”

我现在已经推翻了我之前信仰的许多东西。家国,人生。现在,大概只想着父母了。其他的大的意义和追求似乎都没了。

姑姑常常说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这一身俗骨!”

我这人有时候也挺俗的,喜欢以貌取人。

“苏青是乱世里的盛世的人。她本心是忠厚的,她愿意有所依附;只要有个千年不散的筵席,叫她像《红楼梦》里的孙媳妇那样辛苦地在旁边照应着,招呼人家吃菜,她也可以忙得兴兴头头。她的家族观念很重,对母亲,对弟妹,对伯父,她无不尽心帮助,出于她的责任范围之外。在这不可靠的世界里,要想抓住一点熟悉可靠的东西,那还是自己人。”

我在这一点上跟苏青很像,贾宝玉也是,都是喜聚不喜散的人。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知道,早晚也还是要分的。不是我先走,就是人让我走。这世界就这样。

有一次我同炎樱说到苏青,炎樱说:“想她最大的吸引力是:男人总觉得他们不欠她什么,同她在一起很安心。”然而苏青认为她就吃亏在这里。男人看得起她,把她当男人看待,凡事由她自己负责。

我有个朋友也是,太好了,太温柔了,反而女人没有了爱他的意思。

还是要坏一点好,这大概因为女人都“贱”,都喜欢被强迫征服的缘故吧。

于是她说:“没有爱。”微笑的眼睛里有一种藐视的风情。但是她的讽刺并不彻底,因为她对于人生有着太基本的爱好,她不能发展到刻骨的讽刺。

有个朋友也是,老是觉得,不爱了,不爱了,觉得女人太烦了,但后来,还是要去追女人。戒不掉。也许老了就可以了。

“苏青同我谈起她的理想生活。丈夫要有男子气概,不是小白脸,人是有架子的,即使官派一点也不妨,又还有点落拓不羁。”

我个人比较黑一点的男人,也喜欢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虽然我并没有断背的倾向,但我会在见到这样的男人的一刹那有想跟他打招呼的冲动。然后,只是一刹那,过后,我又认为这样眼的男人不过如此了。不过,白脸男人倒给我很深印象,基本上碰大的小人都是白脸的。

“偶尔生一场病,朋友都来慰问,带了吃的来,还有花,电话铃声不断。”

也有朋友在我病时来看,但可惜很少。

“杨贵妃的热闹,我想是像一种陶瓷的汤壶,温润如玉的,在脚头,里面的水渐渐冷去的时候,令人感到温柔的惆怅。苏青却是个红泥小火炉,有它自己独立的火,看得见红焰焰的光,听得见哔栗剥落的爆炸,可是比较难伺候,添煤添柴,烟气呛人。”

我一直很喜欢那种红泥小火炉,可以拿在手里,在北方,冬天,送给最爱的那个人。红楼梦里都有这样的浪漫。

“所以我同苏青谈话,到后来常常有点恋恋不舍的。”

有个男性朋友也是,做财会,对文学也未必多了解,但我就喜欢跟他聊天。因为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对我好。这一点倒比许多喜欢文学的人让我放心。

“不过,女朋友至多只能够懂得,要是男朋友能够安慰。”

曾经我跟一个男生,我们互相说,“如果你是女的,我就娶你了,不再找其他女孩”。也是这个意思吧。

 “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身世之感”普通总是自伤、自怜的意思吧,但我想是可以有更广大的解释的……”

这样的身世之感我也经历过,黄昏里,看到那些卖桃子,小水果的阿姨,就会有这样的历史之感。

一个时代是记不住普通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