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油布雨伞 |
分类: 人间世 |
油布雨伞
深圳:陈保才
——杜拉斯
深圳最近老是下雨。不是那中缠绵的,小小的雨。而是,漂泼大雨。还下得急。往往,刚才还是晴天,这一秒就下了。或者,白天没下,半夜就来了,尤其是早上上班时刻,雨下得那个大,真不想去,可是,还得上班,而且,不想迟到,于是,就冒雨前行。
但,伞太小了,又刮风,所以,雨就从四面八方灌过来,把我给淋个够。
我对于油布雨伞,有着清楚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只有一把油布雨伞,所以,有时候上学下雨就跟姐姐打同一把伞。
就是那种很宽大的伞,伞把是木头的,很粗,伞布则张得老开,大约框架太大,所以,总体上像一个夸张的蒙古包。或者,就是那扩大了的蘑菇。
这种伞,藏三四个人都不会湿深。但,这种油布雨伞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太大,收缩不方便。太重,小孩子拿不了。于是,大人陪小孩上学,也是常见的乡村生活图景。
有一年,我们的姑妈生了表弟。于是大家就都去给姑妈送礼。当时姐姐十四五岁吧,跨着个竹筐,里面放着鸡蛋、红糖等,很重,又穿胶鞋。所以,泥泞,又粘鞋,实在累得够戗啊。
但,我觉得,真正让姐姐觉得累的应该还是雨伞吧。因为,实在太重了,来回十几里路,一直举着,小小年纪当然会觉得累。
多年后,这样的大伞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伞,小到不能再小,甚至,只有拳头大,但我觉得,那样的大伞才是最中国的。最乡土的。也最让人难忘。
记得杜拉斯曾在她的一个小说里提到了这种伞,她说:
“你拿着一把很大的木头雨伞,很像中国的油布阳伞。”
可见,这个形象——伞,是经典的,而,姐姐打着很大的伞从姑妈家回来的那个场景,也成了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