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间世 |
好时光
深圳:陈保才
一个朋友说,她最好的时光是,回到家了,跟家人在一起。她这么说的:
“也许是在深圳漂流的时间太长,心中总有些不安,这种不安却总是来自己内心的牵挂.一种对家的牵挂.每到年关时分,当踏上火车,在“开水碗面”叫卖声中,我巴不得能像悟空一样,一个跟头翻到老爸老妈面前去.虽然看惯了深圳的高楼大厦,但是伴我入梦的依然是老家的平房,土路,春节时分的油菜花.老妈煎的鱼,老爸包的饺子……”(潇湘痱子《最好的时光》)
这个观点跟我以前的想法很相似。
以前,我也认为我自己最好的时光是在家度过的,那些年少的时光,无忧无虑,多么让人向往啊。我反复在我的散文中说着那个年代,那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在十到十一二三岁的时候,多好。什么事都不用操心,那时候,我姐姐在家,哥哥也在家,他们也都还没成亲,于是,我成了三少爷,就只管读书。我爸对我很期望,他常说,我们家就指望我了。我也不负他望,经常能捧出奖状回家。那时候,那个少年的我,确实是幸福的。可现在,我为什么不幸福了呢?
记得,当年高考后报选学校的时刻,我几乎填的全部是重点本科,我的一个老师说,你估得不高,就不要光填重点了,要想想一般学校,万一到时候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个一般的学校也还可以。我想,她还说得真有理。可是,我并没听她的话。我后来上的是个师范——到底没飞远,然后,毕业后就当了老师,本来,如果不是有梦想在召唤着,我也就在那当一辈子老师的,这至少很安稳。
而且,我现在认为,所谓人间的幸福,所谓那些最好的时光,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幸福的安稳。你想,没有安稳,何来幸福?所以,这么说,如果我不出来的话,选择当个教师,未必不幸福。
但我出来了。那么,既定的一切就都给打乱了,没了那份安稳的心境,也无归宿,而且,我不可能再像我没离开过安徽那样看这个世界了,那个时候我看到的该是怎样单一和宁静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宁静了,我也跟着浮躁,所以,我会犯错误,会找不到自己,丢了自己,丢了方向,我还容易被蛊惑,被诱惑,我对名声和女色都还保留着欲望,所以,我时时有焦渴。这就是我不幸福的原因,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焦躁受害者吧。
记得,伟大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曾在他的《双城记》里有过一段很著名的论述时代的语言,其中,又数这两句最为人称道:“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坏的时代。”。我记得,前两天还看到一个网络作家的书,写着,“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一个坏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时代”,而,著名的专栏作家王晓渔则说,“这是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坏时代,这是不好不坏的时代”。我觉得这些人都挺有意思的,不过,可能他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时代如何,个人是可以保留自我的,个人也可以独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全的好时光。
难道不是这样?只要你够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