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而远的东西
深圳:陈保才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头有两篇相互关联的关于远和近的论述,她说,“近而远的东西是:……没有感情的兄弟和亲族的关系……”,又说,“远而近的东西是:极乐净土、船的路程、男女之间。”
我觉得,这似乎有个小小的可商榷之处。
因为,清少纳言说得也有理,比如,没有感情的兄弟和亲族,在芸芸的世间确实是如此的,很多人也都体会过,但是,男女的关系就真的很远而近了吗?
我倒看未必。
记得,中国的朦胧诗人顾城曾说,“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而你看云时很近”,这个,就充分说明了人跟人的关系——当然包括恋人关系,是多么地微妙,多么渺远而是不可捉摸的,把握不到。这也是人跟人的关系中最复杂最基本的常态,你要习惯,别奢望太多,哈,能了解这么多也就已经够了。
米兰·昆德拉说,人跟人的关系,就是一部误解小辞典。的确,没有人能充分了解另外一个人,也没有人愿意被那另外的人所彻底了解。因为,我们知道,相熟产生轻蔑,所以,潘向黎小说(《女上司》)里的女上司会将自己的女助手打发走,因为,女上司偶然在喝醉的时候对助手吐露了真情,那么,一旦她清醒,她就会觉得,让一个手下人知道自己的婚姻触礁,知道自己更年期了没人要了,而自己又是那么地脆弱、在乎,渴望,这是很要不得的。
人跟人就是这样,再要好的朋友,知己,就算恋人也如此。我还是给你举个例子吧,大家都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个沈复——沈三白跟芸娘的恩爱故事,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羡慕这对夫妻,可是,那个苏州的朱文颖说,他们是有罅隙的,比如,那天,当芸娘说她看到了一个红狐(红狐在那个时代具有不吉利的意思)的时候,沈三白产生了轻微的对芸娘的厌倦和不满,它虽然很小,很轻微,然而,到底是产生了,这就说明,他们的关系不是世人说的那样,牢不可破,一丝都不露,这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欣赏朱文颖的《浮生》这篇小说,也欣赏这个女作家的眼光,因为,那是别的人不愿或者不敢说出的。
而,在当今这个时代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这样的,他们虽然恋爱了,虽然同居了,虽然结婚了,可也不能怎么了解,谁知道他/她心里有什么,谁知道,那个不知道自己的不了解自己的,那个人,他/她,到底要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