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女人天下 |
亲爱的麦子
文/陈保才
关于麦子,周涛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
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诗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
是的,朴素,质拙,宁静,安详,这 就是麦子的本色,普天下或许再没有比麦子更令我感到亲切和温暖的事物了。而且,如果再煽情一点,我会说:麦子哺育了我,我爱麦子。或许有人要笑了,不过,这却是我们对待麦子的唯一正常态度。
然而,事实又 如何呢?我曾经问过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麦子扬花大约在什么时节,回答是不记得;再问从麦子到麦面,其间经历怎样的过程,他们的回答直接干脆,令我不得不佩服其语言的高度概括能力。不过,对于那些真正从农村走出的人来说,从麦子到麦面却远非这么简单:收割(有些地方至今还是手割)、运输、打场、扬场、晾晒、归仓……期间每一步的辛劳的都可以写成一部厚重的书。
也许有人要说,记不记得麦面的来历又有什么关系呢?是呀是呀,虽说我们来自农村,可是我们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城市的居留权,那么,只要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和城市,记不记得麦面的来历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说的没错,兄弟!环境变了,生活方式不同,你当然没有必要再去关注一粒麦子的存在。
可是我说,汽车有了,洋房有了,但有些东西却不能丢了。因为麦子不仅仅是麦子,而是成了一种象征,就像母亲养育了我们,这是一种无私的馈赠,而对于母亲,我们又怎能忘怀呢?
文/陈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