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间世 |
少年矫情,中年蛮横
文/陈保才
大抵有这么一个规律,许多搞艺术的人,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时候好纯好唯美的,到最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色情主义了,我觉得非常可惜.
我还发现一个规律,在我们中国许多艺术家,特别那些年少的时候,很给人儒雅的,矫情的,特别敏感的意气风发,到了老的时候,往往都陷入了霸和横.
这个例子举不胜举,明显的有余秋雨.我看了他年少的照片,就给我这种感觉,我在南方周末看过他的文章,关于那湖北的古某某要批评揭露他,他说他本可以动用政府的,但最终没有,这说明他多么"仁慈","好"啊,可多么霸道,对批评的人进行权利的干预,这什么时代了啊.
陈凯歌是具有这种特质的,他不像张艺谋,张艺谋到底还是很朴素的,大方的,给人一种接近民间的底层的那种东西(虽然他的行为有时候也被认作主流),但陈凯歌要高傲多了,他矫情,就认为他不能吃苦,他要吃苦了,那对不起,委屈,那他要发达了,那,无可怀疑地,要走上霸道和蛮横,优渥.
这就是事实。
"古之慷慨悲歌之士,为自由或信仰,更多为尊严荣誉的缘故,不能立身便自毁其身."
这是<少年凯歌>的一段话,现在看也矫情,比如----陈凯歌的一生其实并未为自由或者什么立了身,或者毁了身,相反,他现在倒很霸道了,那立身的梦何在?毁身的志气何在呢?
再看一段:"我走上山去,用手指触动大株的含羞草,在叶片收拢的瞬间,意识到尊严;一片黄叶,在溪水的转弯处久久不去,让我懂得了命运......所恨和所爱,侮辱了我的和我侮辱了的一切,禁不住失声而泣."
瞧瞧,这多矫情啊,就像大家看到的赵忠祥那样,这话也感动了当年那么多人,让人怜惜,可现在,却怎么都觉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一个草跟一个黄叶吧,他们本属于自然的现象,可到陈凯歌这却看到了什么生命的意识,尊严和命运,其实也都是他的思想,那矫情投射到物上了吧.
陈凯歌骂胡戈无耻,这是最让我受不了的,我想一个人怎么可以就那么骂人呢,并且是个大导演,并且骂人家无耻,这可是定性啊?谁有资格给人家定性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
我想只有陈凯歌了.
大家知道儒家的思想有个特色,就是你若处于那社会的,财富的,权利的顶层,你就比别人高明,高贵,也就是说,你的命比别人值钱了,别人都不值得一提,所以陈凯歌才会那么骂人,估计他受儒家的影响太深了吧.
前一篇:从冬天开始,到冬天结束
后一篇:今天看了<文坛五十年>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