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蜻蜓点水抑或骑马观花—评《世界》

(2005-12-18 10:04:53)

蜻蜓点水抑或骑马观花—评《世界》
文/陈保才
“不出北京,走遍世界”。这是贾樟柯《世界》上映时打出来的一句话,我直接拿它做了文章的开头。
影片开始,赵小桃在那喊“谁有创可贴?谁有创可贴”,特别招摇,而后步入正题,来了一段歌舞。那也是世界之窗的常规表演,没有什么特别。好象影片是多线索的,所以之后“二姑娘”来了,赵小桃和前男友坐在马车上听《乌兰巴托的夜》,两人看起来那么静,忧伤,连风都不知道他们。云也不知道。开始我以为贾樟柯要让他的女主角经历什么,但没有。倒是成太生,这个保安队长活得挺“滋润”,他其实已经开始“变质”,也知道这个城市的“风气”,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变迁。但是他和那个温州女子又显然暧昧的可以。
“二姑娘”死了,温州老板娘准备去法国,她说他们村都那样,人带人就走光了。可是当赵小桃在卫生间遇到老外时,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哭,也不知道老外女子为什么会陪着她哭,这中间搁着什么?观众看不明白。
再说成太生,这个人其实是很“舒服”的,他至少比那些在工地上的打工者幸运多了。其实不能表达什么流浪飘零的感觉,也不能代表普通打工者的处境。“二姑娘”死后留下的遗书,写着欠谁谁多少钱谁谁欠他多少钱,这个在杂文里早都写过。事故处理很平淡,缺乏他这个阶层通常遇到这种事时的起码反映——父母甚至都没哭,也太平静了吧?
贾樟柯的作品我第一次看,所以无法比较他前后有什么不同,所谓的“地上”“地下”对我也没什么意义,我只知道他这次没让我感动,至少没震惊,或许我错了?因为毕竟《世界》获得那么多认可,大奖也拿了,法国巴黎高等电影学院院长让•克劳德•卡米埃尔在评价《世界》时说,“该片多条叙事线索彼此交织,大胆的叙事探索避免了将现实做简单化的处理,让人联想到现实世界无限的可能性。”

然而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显得过于“迅速”了点,每个人的事都不太多,蜻蜓点水抑或走马观花,显得稍微浅了点。按照贾樟柯自己的说法,《世界》要谈的是一种相似的生存经验--他的问题一定也是世界的问题,他对此深信不疑(见他写给电影节组委会的答谢词).但我觉得国外的评委可能读懂了他,但大部分中国观众不怎么认可。


另外,摄影可以,但,FLASH的运用显得过多,有讨好年轻观众之嫌,而且也并不是特别需要.这是我对<世界>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你是第几任
后一篇:惯吻没意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