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敖来时,学者们很沉默

(2005-11-30 19:43:55)
李敖来时,学者们很沉默
  
  文/陈保才
  
   看到一个文章,提到李敖到大陆,很多能与他对谈的、能与他交锋的学者和作家都没发话。大家都沉默,除了北大、清华、复旦的官员以外,没有人理他,一个都没有。
   我不禁奇怪,为什么?不愿意,不肯,不屑,还是没勇气?按说,现在的大陆,比李敖多学问的人多的是,但大陆学者一贯沉默,所以没人肯出来,而大陆的作家又一向只写文艺字的,所以也没人出来,这就造成李敖来后,没有挑战,没有碰撞,李敖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他走得时候肯定会笑的!
   这不是瞎猜。李敖是这样的人,没有人会他,他就会沾沾自喜,自以为无对手,神州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他会这么想的,以他的为人。
   其实,我们应当杀一杀李敖的狂气,让他看到大陆的厚重和底蕴,也让台湾见识见识,如果台湾能觉得中国大陆“制伏”了李敖,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就会更上一层楼!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写曹操派救兵到樊城,手下大将庞德请准出战,目的是想会一会关公。他带领五百精兵,竟命其中数人抬着一副棺材上战场,摆明要决一死战,意思是:棺材若不是装着关公,便是装着他自己的尸首回来。
   李敖也是,他来大陆,原本是带着“畏惧”来的,以为会受到挑战,却结果没有,他一定心里窃笑,以为无对手了呢。
   但愿对李敖沉默的大陆学者多,但愿他们只是不愿意或者不屑跟李敖较量,如果真没有这样的人,那岂不危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