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感谢吕克·贝松又一次食言啦!

世界导演圈有两位大神最爱出尔反尔,宫崎骏老爷子和吕克·贝松。宫崎骏老爷子这些年每拍完一部片,都会说永久息影,但是没过多久,你就看着他又不声不响鼓捣出一部片来了!吕克·贝松更好玩,早早就立了FLAG说一生只拍十部片,又不甘寂寞,所以编剧、监制了一堆电影,到最后还是没忍住,他的第十二、三部作品都已经问世了!
不过幸好这两位大神并没有真的息影,所以我们才能有这么多好电影可看!今天重点要说的就是吕克·贝松的新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他的第十七部电影!
1997年,吕克·贝松拍出《第五元素》,当年票房和口碑都不算太好,但是他所独创的“太空歌剧”类型,至今无人接续,与美国导演们对太空电影冰冷、暗色调的想象不同,吕克·贝松的此类电影洋溢着法国人特有的浪漫气质,一方面是用色大胆,另一方面是故事简单,主题始终围绕着爱!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是时隔20年之后,太空歌剧的续魂之作,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做是《第五元素》的姊妹篇,升级版。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蕾哈娜客串出演的能变身的舞女泡泡,完全可以看做是当年《第五元素》中惊艳的太空海豚音的延续。当然,因为电脑特效技术和科技思想的进步,《千星之城》在具体画面呈现上,想象力和实现程度更加瑰丽多彩,多维平行宇宙通过VR眼镜的形式呈现,还有千星之城各个区域之间多大数千种形态、文化各异的外星人生态描摹,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光看这些部分,就足以值回票价,以及一刷再刷!
回到电影的开场,配着大卫·鲍伊经典名曲《Space Oddity》空灵的声音,现实中的美苏中国空间站相继对接,进而推延出“千星之城”的来由,把科幻故事的背景与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渴望表达了出来。这是与好莱坞始终还纠结于人类世界卑微的尔虞我诈,截然不同的吕克·贝松式的宇宙观。
相较之下,同样在暑期档上映的各种华语大片,特别是视效大片们,虽然在具体表现技术上,确实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都还是出于临摹阶段,缺少未来感,科幻感和对外太空的瑰丽想象,当然,这很大程度是与中国基础教育在科学理论方面的欠缺有很大关系。所以,幸好吕克·贝松又一次的食言了,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像《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这样视觉想象力奇诡,博大精深而且众星平等的宇宙观。
当然,从故事而言,《千星之城》的主线稍微有点弱,更多的笔墨被放置在旁枝末节的宇宙生态上,解决人类黑暗面和毁灭欲的终极法宝,依然还是《第五元素》以来的“爱”,吕克·贝松骨子里的嬉皮士情调从未改变,但是假如你能理解这一点,对整部影片的接受倒是全无大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