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样厨神》:最好的美食永远带着家的味道

(2016-08-23 13:48:25)

《花样厨神》:最好的美食永远带着家的味道

《花样厨神》的开场,老戏骨张铮利落地操持厨艺,切菜,炖汤,蒸鱼,一系列的镜头,如行云流水,让我想起了李安导演父子三部曲的完结篇《饮食男女》里,郎雄老爷子的戏来。画面里,菜色香味俱全,特别是那股浓浓的家常味道,令人食欲大开。而这,大概也是一部有关美食的电影,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华语美食电影,往往都跟竞赛有关,从《金玉满堂》、《食神》以来,都是如此,大概是为了加强电影的情节性和冲突感,否则,通篇下来都是做菜的电影,除了把观众看得越来越饿,就没别的作用了。所以《花样厨神》也不能例外,但是用祖孙三代厨师,特别是十几年未曾谋面的父子对决做菜,以及在最后一场比试中,冰释前嫌的做法,并且用家常菜打败了一大桌美味佳肴的做法,倒是很有些意思,也更符合传统中国家庭伦理,以及美食之于中国人,先天的黏合作用。

此外,作为一部韩国导演创作,全国际班底制作的电影,《花样厨神》在审美情趣上也完全不同于国人。比如影片中一晗首次来到上海参加比赛,镜头就跟随着他在街巷、市场中穿行,把小摊贩灶台上的锅气和生活况味都拍得栩栩如生,而这些镜头,大概是华语导演,特别是中国内地导演最不喜欢使用的,这无所谓好坏,只是心态不同而已。

毕竟《花样厨神》整部戏讲的其实就是家常、家的味道这些市井小民的故事。所以更多烟火气,更多的家长里短,才是最适合这部戏的感觉。不过稍微可惜一点的是,作为一部全程用英语表演的电影,貌似在国内上映时只能听到国配版,对于演员的表演,多少是有些损失的。

刘宪华最初被国内观众熟悉,是在东方卫视《花样姐姐》第二季里的插科打诨形象,《花样厨神》这个片名大概也是为了更贴近他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过这一点倒是没错,在电影里的刘宪华,娃娃脸,清瘦但是倔强的脸,干净清澈的眼神,整个状态都称得上“花样”。特别是在面对着杨紫琼、黄经汉、张铮这些老戏骨时,依然一点不露怯,表现上佳。

所谓美食,对于中国人而言,绝对不仅仅只代表华丽的食材,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技法,或是最终呈现的美轮美奂的装盘,口感等等。真正的美食,往往只是一种熟悉的味道,来自家的味道,饱含着情感寄托的味道。而所谓的成功,则往往与这一点相互背离,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背井离乡,甚至远渡重洋,渐渐的忽略了家庭,忽略了亲情,而当多年之后,还能让我们再回忆起那久违情感的,也只能是一道熟悉的家常菜,和悔不当初的决定。幸好,在《花样厨神》里,这一切都得到了弥补,祖孙三代终于团聚,而成功也不再与团圆背道而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