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城》:侠之大者,低至尘埃里也依旧为国为民
不管世事如何偏激,哪怕国将不国,民始终还是民,陈木胜导演在《危城》里用三个角色的不同反应来表现“侠义”,虽然有些部分稍嫌老套,但是根子始终没错,而且老套自有老套的好处,当大家都为了反对老派而标新立异的时候,你始终坚持一种老的观念,反倒显得新了!
严格来说,《危城》里刘青云饰演的杨克难是电影的主角,也是最老派的一个。家里三代做保长,他在乱世之中,接过保长的位子,要保住一座“危城”,却仍然不愿丢下“公义”,他的所作所为简直太高大上了,但是一言一行却都低到市井,这是大侠;彭于晏饰演的“马锋”,吊儿郎当,浪迹江湖,自诩为浪子,实际上只是行侠仗义,为公义害得镖局沦落,才自我流放,却又过不了自己心中对“公义”的坚持,哪怕笑骂,却也在白老师的死和孩子们的笑中幡然醒悟,此为游侠;吴京本是谨小慎微的人,却在帮师弟马锋擦屁股的过程中,误入歧途,以为“强权即公义”,行差踏错,但是临死前的一念之差,却也成全了师弟的侠义行为,至少也算得上是“半侠”。
摆在三位侠士面前的,却是懦弱如羔羊,动摇如群草的民众,与喜怒无常的强权代表。陈木胜导演最终想要表现的当然是公义至上,但是他也顺应现实,把公义在民意与强权双重挤压面前的无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电影,是故事,也是对现实的反照。看电影只要一个爽字就好了,看完之后,能够有所改变,才是导演真正想做的事。但是这种改变,恐怕又不是一部电影就能简简单单完成的,还需要大家的思考。
《危城》的西部片风味很足,除了那效仿莫里康内的开阔配乐之外,整个故事都很象西部片。最喜欢开场不到20分钟,晨曦里,古天乐一袭白衣,独骑白马缓缓步进普镇的段落。古天乐的背影,那种诡异的氛围,以及接下来所发生的与整副小镇晨景相悖的故事发展脉络,都很西部,也很突然。
不怕剧透的说,古天乐这两年似乎很渴望在银幕上黑化自己,所以不惜在这样一部动作大戏里出演一个阴阳怪气的大反派,但是他的演出确实令人意外,邪的令人意外,也好的令人意外。
当然,最终,《危城》并没有完全跳出金庸老先生框定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定义范畴,只是在乱世之下,让这些侠士尽可能地低到尘埃,在不普通的剧情故事里,有着最普通的遭遇,反应,但又能够最终做出不普通的选择,这才是真正大家能够接受的,并且喜欢的“武侠”动作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