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傅》:民国武林的规矩和被打破的规矩!

(2015-12-06 15:01:57)


《师傅》:民国武林的规矩和被打破的规矩!

文:赵猪

 

中国有句老话,叫“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显得中国人很讲规矩,很文明。但其实,中国人最相信的另一句老话又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就是规矩设立下来就是被强者打破用的。于是在不断的建立规矩和打破规矩之间,中国的社会、文明就这样拧巴的向前发展着。徐浩峰先生的《师父》,讲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有关规矩的故事。

据说徐浩峰先生暗地里有个身份是形意拳的掌门,没经过查证,他也不会承认。但是从他的小说、剧本还有电影,细节里无处不体现着“一代宗师”对于规矩的尊重,但是故事的主题,往往都是一个愣头青妄想打破规矩,开宗立派,跟规矩做斗争的故事。《倭寇的踪迹》如此,《箭士柳白猿》如此,《师父》同样如此。没法读懂徐先生内心悲凉的,往往容易被这种拧巴劲儿给搞迷糊,但是读懂了,却会跟他一样,为中国规矩的产生和破坏,长叹一口气。

《师父》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咏春拳师想要在武馆林立的天津立下脚跟,曲线救国,培养出一个徒弟代他踢馆,却在徒弟壮烈的死于规矩的阴谋之后,愤而出手,不顾自己立下的规矩,替徒弟报仇的故事。这么看,故事还挺简单,但是徐先生的作品从来都是故事简单,细节丰富,甚至丰富到喧宾夺主,让人被那些具有仪式感的规矩,以及如何破解这么繁复琐碎的规矩而产生的强烈冲突所吸引。这就是一部好的,经典的电影,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上映之前,《师父》、徐浩峰先生再次拿下金马奖,不过这一次他拿的是令人颇为意外的“最佳动作设计奖”,一个文士,一个导演,拿下了长期被袁和平、程小东等香港武师霸占的奖项,一方面说明华语动作片、功夫片确实到了一个应该换口味的年代,另一方面,也证明徐先生对于动作、中国武术的理解确实有独到之处。要知道,整部电影中,只有徒弟的扮演者宋洋,也就是徐导的御用演员有过几年苦功,其余如廖凡、金士杰、黄觉,甚至蒋雯丽等等演员,之前都从未演出过动作电影,却都是亲自上阵,而且表现不凡。

不同于徐先生的小说,《师父》里他设计的动作场面,简单、干净,一招制敌,有一种独特的美学。据一些习武的朋友介绍,《师父》里所有的兵器打法都有出处。特别是致敬李小龙《死亡游戏》的最后一场长巷决斗,廖凡两种兵器会编北派各种刀枪斧钺,其中细节、打法,堪称中国武林冷兵器百科大全。

同样,武林有武林的规矩,电影也有电影的规矩。徐浩峰先生大抵上都算是个念旧的导演,所以他的电影语言干净,简练,既有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节奏,又有老邵氏功夫片的辗转腾挪,两者拼贴一处,再加上对画面、动作以及声音的严苛要求,共同构建出一部具有教科书般严谨的《师父》。在这方面,徐浩峰返璞归真,对于规矩倒是遵循的非常严格,对于当下纷乱的中国电影,也算是一种特立独行吧?

总的来说,徐浩峰先生如今的导演手法已经越来越纯熟,而对于民国武林的资料性补充,他又是独一家,从《师父》开始,有了更充裕的资金和时间,他也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所长,开创出只属于他的硬派武林电影,打破了港式奇幻武侠动作片的垄断。更重要的是,借电影来表达对于“逝去的武林”的怀念,并以此来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规矩与打破规矩之间的二元对立,徐浩峰先生的电影不仅只是动作而已,更是由武入道的民国武林百科全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