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素大战》:一款游戏救地球!

(2015-09-15 16:07:15)
标签:

情感

《像素大战》:一款游戏救地球!


文:赵猪

 

从本质上来说,《像素大战》就是一部索尼公司的软性广告片,当然这里说到的索尼主要指1982年,刚刚登陆美国,也刚刚开启电子游戏娱乐大门的索尼公司,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广告打得似乎太晚了些?于是,这个广告就被冠上了情怀的标签。这一点,在电影里有很明确的针对,1982年的吃豆人世界冠军,对只会玩当代虚拟沉浸式电子游戏的孩子说,你这款游戏没有逻辑!

从亚当·桑德勒来说(必须先说明一点,我是桑德勒的脑残粉,20多年的脑残粉),《像素大战》是解决他中年危机的一种方式。其实从近些年,他的很多电影都在流露出这种怀疑,疲惫,但是最终从普通人生活里找回生活信心,也找到继续生活下去动力的情绪。并且这些电影里,他一直都在宣扬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比如《长大后》,比如《爱情调和剂》,甚至我不太喜欢的《鞋匠人生》。但是,至少桑德勒一贯的贱嘴还保持着,只是多了一些温暖和柔软的部分,少了许多屎尿屁的东西,毕竟他也是个快五十的男人了,而且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从故事来说,《像素大战》有很多BUG,亚当·桑德勒的故事一向以BUG著称,这又有什么关系?并且,《像素大战》的BUG是建立在整个故事大框架完全神来一笔的基础之上,那么在本来就荒诞的故事基础之上,细节上的不完善,似乎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了。更何况,在我看来,《像素大战》的人生观、世界观无比正确,细节部分温暖而且充分,没有一个坏人,就连入侵地球的外星人最后都变成了可爱的Q伯特。假如不是这样,恐怕我们还没有办法在大银幕上直接看到亚当·桑德勒作品吧?

再说回《像素大战》的剧情,电影的整体大结构就是简单而且标准的电子游戏过关,然后用友谊、爱情,还有一大堆聪明的吐槽来填满其中的空隙。必须要说到,作为亚当·桑德勒的脑残粉,电影里许多小吐槽还挺令人兴奋的。比如被吓得抱在一团的美英两国军事高级长官,而且还是在著名的腐国海德公园;还有可以自由出入白宫的电子器材安装员;甚至是表情夸张,口音奇怪的英国女首相等等。桑德勒不玩屎尿屁之后,还有大把的来自生活的笑料可以运用,这些都是他的电影最好看的部分,更何况,他还给这么个屌丝逆袭的故事,找来个如此具有想象力的噱头。

没错,《像素大战》最大的噱头,还在于把三十多年前的,只有8BIT的简单游戏,用现代技术,模拟化,融入剧情。当我们看到诸如泰姬陵、纽约街头,海德公园等等著名地标,都突然沦陷在一大堆简单的游戏人物当中时,那种久违的感觉,大概就叫做情怀了!

最后,《像素大战》像往常所有的亚当·桑德勒作品一样,以一个完美的大团圆结局收尾。屌丝逆袭成功,还迎娶了白富美,但是,最关键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迷失自己,他依然还是那个屌丝,依然嘴贱,依然好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