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80年代的爱情》:从前日色变得慢!

(2015-09-09 21:04:29)
标签:

娱乐

《1980年代的爱情》:从前日色变得慢!


文:赵猪

 

霍建起导演新作《1980年代的爱情》,保持导演一贯的水准,在导演镜头之下,湖北利川土家山寨的山光水色,尤其令人想起他的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而一段欲语还休,自始至终保持着克制的慢悠悠爱情,又让人仿佛回到了1980年代,那个“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80年代。

其实,从风格上来说,霍建起导演一直有种不同于他人的悠闲和淡泊。从《那山那人那狗》开始,就是如此,在没有城市污染的田园、山川之间,绿油油的山,蓝莹莹的天,两个小小的人和一条跑前窜后的狗,简简单单的故事,却自有一种隽永的滋味。《1980年代的爱情》也是如此。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初看是平淡无奇的一处山顶平地,镜头渐渐拉远之后,山顶后,远远的辽阔的平原映衬下,恍如隔世的男女主人公渐渐靠近,却又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不远不近,就在那里!

当然,假如再大胆一点,尤其是从字面,从野夫先生的小说原著中去细细体会,大概还能咀嚼出更多禁忌的味道。野夫先生在平淡、怅惘的淡淡爱情背后,写出了一种辛辣、颓废与沮丧的暗藏杀机。这也符合野夫先生在文坛一贯的风格,只是这种风格显然不是霍建起导演所想要表达的。霍导演用静谧、缓慢,却美好的镜头,稀释、冲淡了这份不甘,剩下的全都是蓦然回首、夜深人静时,每个人心头都会自然浮现的那个身影,那点离愁,不带更多怨忿,只是怅惘,只是怀念!

因为1980年代,作为美术指导出身的霍建起导演,自然特别在意全片在这方面的表现。老旧的乡政府,湿淋淋的老街,简陋但是别有味道的供销社,还有女主角丽雯居住的那间临水的木板屋子,一切都那么自然,带着标准80年代的简单,却也是慢慢的气质。就连爱情也是如此,男女主角尽管从影片中的第一次见面,就已经让人看出了那份割舍不断的爱情,但是却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慢慢的,仿佛没有任何机心的淡淡相处着。

1980年代的爱情》,毕竟是与现在不同的,所有的感情的欲望,都压抑着,徜徉着,在小河边轻轻摇荡着的藕白一般的小腿;在丽雯缓缓走过山坡时偶然露出的乌黑秀发间的一截颈项;也在始终湿淋淋的,孤单的老街石板上。但是在压抑了八十分钟之后,曾经的1980年代突然逝去,久别重逢的男女主人公突然迸发出的激情,也代表了那个“从前慢”的80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特别要提一下丽雯的扮演者杨采钰,从影片中看上去,完全看不出她是一个1992年出生的姑娘,更看不出她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生活在海外。影片中的丽雯,温婉而倔强,淡泊却坚韧,尽管从来不施粉黛,却自然有种清新的味道,从头到位,都散发出一种1980年代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