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念》:台北的天空,有我不忘的初衷!

(2015-04-12 08:56:32)
标签:

育儿

《念念》:台北的天空,有我不忘的初衷!


文:赵猪

 

七年没有拍电影,十年没有回到台湾拍电影,张艾嘉的《念念》从形式感上来说,呈现出一种与她之前作品截然不同的魔幻现实主义,但是从精神内核来说,却依然还是她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的,对于人性亲情的关注。尤其是已然年过耳顺,张艾嘉更加豁达,不再纠结,从“念念”不忘的偏执,到终于放下,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尤其是矫情的伤痛,把被抛弃的童年阴影,化作对亲人的“念念”,回首再望向台北的逼仄或是绿岛的天空海阔,心情顿时豁然开朗!一如结尾处,阿男和阿妹的相逢一笑,感慨万千,却是如释重负!

《台北的天空》是王芷蕾首发于八十年代的一首名曲,当时是一出关于戏剧《春去花犹在》的主题曲。那部剧集讲述的是当年那批远赴海外求学生活的台湾游子对台北故乡的思念之情,用在《念念》之中,则是青年育美对于母亲当年毅然放下一切,也要奔赴台北逐梦的不解与困惑,直到自己也同样为人母之后的释然。从精神本质而言,是对于理想生活追逐的一脉相承;从时代背景上来说,却是曾经的“北漂”梦想与当下的回归田园生活的反衬,始终不变的,依旧还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在此之后,对曾失去美好的“念念”不忘和不悔!

当年的台湾,如今的内地,为了追求更好的资源和更加理想的生活状态,人们向往着大城市,并蜂拥而至,远去家乡。电影里育男和育美的母亲,大概就是怀揣着如此的梦想而远去绿岛,前往台北的,这一点从她一直讲给两个孩子的美人鱼的童话可见一斑。但是到了下一代,所谓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不那么明显,育男坚守台东,不愿北上,育美更是从国外返回台北,两人心中都怀着对母亲的一根刺,究其原因,除了对儿时分别的阴影外,无法理解母亲放下孩子也要远上台北的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是思维的转变,也是时代的变迁,但是无论怎样,在亲情面前,在人生的历练之后,所有的怨恨终究都会转化成念念,这才是人间正道!

《念念》从手法上而言,魔幻的处理手法也是张艾嘉时隔多年之后做出的最大改变。在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故事当中,把戏中人物的臆想和思念用非常魔幻的手法处理,代表的是人与自身执念的纠缠、斗争,入魔还是成佛,往往都在一线之间。当然,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性导演,张艾嘉是不太可能会走火入魔的,所以所有的梦境都是美好的,是解决人心困扰的,是豁然开朗的。比如育男和母亲的对话,或是阿翔和海员父亲那一场拳击练习。人生如此苦,终究要找到让自己放下的理由,才行!

此外,《念念》也可以看作是睽违已久的,张艾嘉写给台湾的一封情书。绿岛的风光、海底,台北的诚品书店,巷弄,万里的海湾,甚至是眺望远方101孤零零的身影,台北的天空如此干净透明,昔日的理想与繁华或许已经不再,但是曾经“念念”不忘的初衷,依旧饱满,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