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拿》:郭晓冬四十而立,依旧文艺

(2014-11-30 17:35:31)
标签:

娱乐

《推拿》:郭晓冬四十而立,依旧文艺


文:赵猪

 

首先必须恭喜娄烨导演,新作《推拿》在刚结束的台湾金马奖上斩获多项大奖。这本来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改编,但是导演还是完成了,而且完成得令人信服,令人豁然开朗,原来一部如此散漫的小说,也可以通过如此精准的群戏,呈现得这么舒服。

在影片里,郭晓冬、秦昊、梅婷、黄轩四位演员饰演的都是盲人按摩师的角色,如此举重若轻的表演,有如羚羊挂角,丝毫不露痕迹,很多时候几乎让人忘记了他们其实都不是盲人。

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郭晓冬,他饰演的王大夫在原著小说里本是存在感不太强烈的角色,但是郭晓冬却演绎出这个表面上看上去懦弱、圆滑的小男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无助和凶悍。尤其是长久的隐忍,各种八面玲珑、委曲求全之后,却在面对讨债者突如其来,血淋淋的爆发一幕,一方面深得毕飞宇先生原著中的精髓,另一方面又是对娄烨导演电影节奏的无条件配合,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几处直面惨淡人生的爆发点。

一个好演员的条件,除了尽可能地演绎出角色的表层状态之外,更多的是把握住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变化,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不过分矫饰,也不会不到位。在《推拿》这样一部群戏电影里,郭晓冬始终保持着自己不疾不徐的节奏感,善于利用小动作,还有丰富的内心细节来诠释人物,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的本真,却又能够寻找出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纠结于爆发。之前所说的那场血淋淋的自残戏码,就是一次几可乱真的表演,在哪一刹那,几乎让人相信,郭晓冬就是那个可怜巴巴的王大夫。

此外,郭晓冬大概算是很有文艺情结的那种演员,刚出道时就曾经演出过章明导演的《密语十七小时》,霍建起导演获得东京电影界大奖的《暖》。即使是在中国电影市场化如此普及的当下,他仍然坚持出演文艺片,尤其是今年,他先后参演了贾樟柯监制,权聆导演的《忘了去懂你》,以及《推拿》,在这个浮躁的商业时代,能够做到这样,确实令人佩服。

尽管在当下中国,文艺片的市场价值始终没能被很好地开发出来,但是象郭晓冬这样,已然功成名就,四十而立的当红演员,依旧能够长葆艺术生命,在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自如地游走,依然是非常难得。希望有一天,中国能够出现更多象郭晓冬这样的好演员,更希望有一天,中国的电影观众,对待象《推拿》这样的电影,也能够给予象《变形金刚》那样大的热情与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