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械战警》:一个“铁皮人”的传说!

(2014-03-02 00:54:52)
标签:

娱乐

《机械战警》:一个“铁皮人”的传说!

文:赵猪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我还迷恋街机游戏的时候,就曾经看过一个《机械战警》的游戏,一个铁皮大家伙,横穿街道,打败一个又一个血厚攻高的大BOSS;没过多久,开始混录像厅,又看到了这个“铁皮人”的电影,我还记得片名当时是跟着港台的翻译来的,叫《铁甲威龙》。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抢救探员墨菲时的开颅手术,白花花、颤巍巍的人脑浆在镜头上出现至少三十秒,保罗·范霍文的B级片情结从此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怀着如此一种心情,在20年后的今天,走进影院观看最新版本《机械战警》,当然不可能再指望找回少年时代荷尔蒙飙升的快感,只希望不要令人失望就好,谁知却有全新的感受,铁皮人精神实质并未改变,人性与物性的转换过程依然是影片的第一核心,扩展出来的外延部分,对于大财阀以及政治黑幕的揭露,又有着导演何塞·帕迪利亚独特的一贯风格。“铁皮人”的传说仍在继续,这一次,他跟上了我们的时代!

保罗·范霍文创造“机械战警”这个铁皮大家伙是在1987年,目前资料已经无法考证游戏与电影孰先孰后了,但是基本的方针设定却在新版之中完全保留了下来。比如影片一开场那段煞有介事的时政脱口秀,就是脱胎于原版三集的电视新闻汇编。

巴西导演何塞大概正是看中了这段戏码,才决定接下这部电影。因为何塞成名作《精英部队》两部当中,都有大量类似戏码,他也习惯于借此来讽刺当代新闻媒体的虚伪与权力寻租。尽管影片中并没有交代萨缪尔·杰克逊饰演的这位容易激动的名嘴究竟与政治或者大财阀有什么关系,但是其中的态度和各种关系的千丝万缕牵扯来看,不点明反而更给人遐想的空间,这是何塞因势利导的妙招,也是新《机械战警》比原版更有深度的一次拓展。

何塞·帕迪利亚擅长用舒缓的温情和突然暴力交替的方式来营造诡异的节奏感,或许有别于一般制式的好莱坞大片,但是也正是这种奇怪的节奏感,保证了新《机械战警》既有商业电影抓人的一面,又多出了耐人寻味,甚至是发人深省的人文关怀,最后还回归到了最原始、本真的人性善恶考验,绝对是近两年非常独树一帜的“超级英雄”,或者说是“超能英雄”电影。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导演何塞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原版导演保罗·范霍文的B级片情结,比如那个开颅手术依然保留,甚至还把残缺的探员墨菲身体赤裸裸地展示给观众以及片中主角自己观看。虽说这一貌似闲笔,最终还是归结到了对于人性的考验之上,但是作为电影语言而论,却绝对是种挑战观众接受底线的重口行为,但是,这恰恰是我喜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