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新导演郭子健的大格局和小趣味

标签:
娱乐 |
文:赵猪
2013年绝对是香港新导演抛头露脸的一年,麦浚龙、袁锦麟都先后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郭子健也紧跟其后,在2014年贺岁档及时地送来由他自编自导的灾难类型片——《救火英雄》,同样令人惊喜。一个出道刚满十年的年轻导演,就能驾驭如此复杂的类型片题材,格局开阔,人物性格扎实,剧情紧凑,同时又没有丢失导演自身所坚持的那点小小恶趣味,香港电影的重新崛起,显然是要应在这些年轻导演身上了!
之前不久,新导演袁锦麟的片子《风暴》提出了“把香港变成战场”的宣传口号,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郭子健的《救火英雄》大概也可以稍微修改一下,继续沿用这个路线,“把香港变成火场”。并且,在影片出字幕以前,一段亦真亦假的陨石袭击香港的宣传片,令人惊诧不已,却又不由得为导演的奇思妙想拍腿叫绝。这种带有明显导演个人小趣味,同时又能直接提升影片格局的小细节,确实显示出新晋导演们与众不同之处。他们从地球村、网络化的新世代资讯中吸收营养,并且大胆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使得他们手中的港产片呈现出一种与之前港产片截然不同的国际化视角,庞大格局。
当然,仅仅只有视角和格局显然是不够的。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还必须在故事结构、细节,人物性格设定与走向冲突等各个方面做好填充,让这种视角和格局真正的落到实处,才行。郭子健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的全局观和控制力同样令人惊叹,从某些方面来说,他的表现已经足够成熟,甚至超越了许多近两年不思进退,只会混吃等死的老导演们。
人物设定方面,郭子健设置了三位恩怨纠葛的男主角,以及环绕他们四周的多达四五位各具特色,甚至包括像胡军这样纯搅局的支线人物,但是在剧作细节上来说,这么多人物,几乎个个都活灵活现,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表现,同时也为影片主题起到了作用。郭子健的野心不可谓不大,但是他的控制力同样令人惊叹。至于何永森、游邦潮、叶志辉这三位男主角,电影一开场就开门见山点破了三人之间曾经生死弟兄,如今却分道扬镳的状况。三人之间的貌合神离,恩怨纠葛,尤其是何永森与游邦潮之间的敷衍和背叛,通过诸如孩子上学这样的小细节表现出来,更加令人唏嘘感慨。可见导演对于人物状态和观众心理的把握。
在视觉效果方面,郭子健很聪明地并没有与欧美同类型影片死扛硬顶,巧妙地选择烟这个角度,来凸显出火场的可怕,也规避了更多有可能再影像是露怯的可能。当然,假如在片头不那么磨叽地解释现实中的烟和人心的烟这二者关系,更加硬朗一点,冷峻一点,故事同样明白清楚。当然这只是小瑕疵,对于整部影片并没有太大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或许也是我勉强能够代表的一部分恶趣味观众,郭子健巧妙融入影片的个人趣味,也是我喜欢《救火英雄》的一个重要原因。片头突如其来的陨石袭击香港,以及巧妙植入的成龙大哥和《警察故事》,胡军那口颇具代表性的中式粤语,以及他跟任达华之间有点莫名其妙,却往往令人忍俊不禁的对立关系,冲淡了整部影片浓浓的悲剧英雄感,却又是最具老港片人情味的细节。不努着劲逼迫观众,而是平静甚至带点俏皮地讲一个故事,这也是我看好郭子健这位导演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