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也谈中国电影商业植入的新发展!

标签:
娱乐 |
文:赵猪
咱们先避开电影的价值观等等不谈,平心而论。冯小刚导演最新作品《私人订制》至少不是一部烂片。一门心思憋着劲儿,只是为了让普通电影观众走进电影院里,享受短短九十分钟不用太花脑子的笑话,末了还能多少体悟点环保等等的概念。《私人订制》完全达到了合格的标准。甚至在中国商业订制电影领域,或者说是电影商业营销与植入方面,冯小刚导演再次为后来者趟开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首先厘清一个概念,电影当中植入商业广告,这件事情只要做得巧妙、恰如其分,绝对不像观众们想象的那样,对电影有伤筋动骨的损害。其次,商业广告的植入对电影进行有力的支持,补贴一部分电影拍摄成本,同时又能起到推广商品的作用,双赢的好事,为什么不行?如今中国电影中的商业植入,其实绝对不多,相反是太少了,太拙劣了,所以才会使得观众反感,假如都能像《私人订制》里这样巧妙而又能参与到剧情,有何不可?
冯小刚导演一直以来,在自己的电影作品中,就不排斥商业植入的部分。印象中,从《甲方乙方》里的曲美家具开始,冯氏电影几乎每一部都能找到恰当的商业植入。此次《私人订制》据说一共有十余个大小品牌参与,整体看下来,并没有令人特别反感的硬性植入,有些部分甚至令人觉得很有新鲜感。
比如从《非诚勿扰》开始就绑定冯小刚导演的海南观澜湖酒店,如梦如幻的沙滩美景,完全融入剧情当中,几乎已经成为《私人订制》的一大亮点;又比如苏州园林以及苏州城市形象的植入,更是与剧情紧密贴合,同样毫无违和感;就连圆梦公司四位成员人手一台E人E本,一会是白百合拿来看剧本,一会是葛优拿来展示给宋丹丹看下一步的行程,在这些小细节上,所有植入商品都是剧情发展的必需品,对影片本身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同时也令人对产品有完全耳目一新的认识,绝对是双赢。
其实不仅是冯小刚和《私人订制》,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当中,商业植入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且有越来越规范和不损伤电影本身的发展。观众大可不必心怀戒备,反倒是应该乐见其成。毕竟有了更多商家的投入,才表示中国电影有了更多的关注,同时随着电影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商业植入现象也必将会发展得更加有创意,甚至是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