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奖·中国音超》:形式新颖引人,还靠作品说话

标签:
娱乐 |
文:赵猪
21世纪,唱片产业受网络影响,实体唱片销售业绩大幅下滑,口水歌盛行,噱头大过于实际,即便是最优秀的歌手也受制于市场,徒叹奈何。幸好还有现场,还有电视节目推波助澜,那些真正用心歌唱的人,终于还保有一个机会,让人听到他们最真诚的歌声。
中国音乐金钟奖这几年落户深圳卫视,音乐结合电视栏目,在形式上大胆创新,逐渐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关注。2013年金钟奖主打的是名为《中国音超》的新形态比赛。黄健翔、高晓松两位名嘴坐镇解说,用体育赛事实况转播的形式解说。现场比赛以两大唱片公司旗下歌手分组对抗,末位淘汰的形式,加强电视节目的激烈程度,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的形式感。成方圆、毕晓世、包小松、黄大炜等十位资深音乐人担当评委,分别打分,则保证了比赛在音乐上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不过即便是如此,作为一个音乐类节目,撇开所有的包装和形式,最终还是必须要回归到歌手最真实、最现场的表现。而从第一期的表现来看,《中国音超》无疑奉献了一场绝美的音响盛宴。
第一期节目是由黄韵玲、袁惟仁分别领军的华谊和天浩盛世两大唱片公司排兵布阵,两家内地唱片业巨擘分别派出了旗下新老歌手出战。其中既有满文军、陈楚生、尚雯婕、杨宗纬这样的实力派老将,也有吉克隽逸、林俊逸、刘明辉等近两年在两岸三地歌唱比赛迅速蹿红的新生代唱将。两两对阵,既考验歌手现场演绎的功力,同时也考研两位总教练现场排兵布阵的应变能力。怎样匹配对阵歌手风格、类型和唱功实力,为本队争取最好的得分。
回归音乐本身,第一期《中国音超》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尚雯婕的恣意张扬对上杨宗纬的闲适小调民谣,一动一静,一张一驰,都自有其动人之处,最后打成平手也算实至名归。此外,陈楚生、满文军的演绎尽显大将之风,不过可惜演绎的都是自己的成名作品,少了一点惊喜。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来自台湾的歌手林俊逸温暖干净的一曲《如果爱》,连向来要求甚高的高晓松都不吝惜赞美,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黄健翔、高晓松两位名嘴的场外解说同样也是《中国音超》的一大看点。高晓松俨然就是一位置身事外,地位超然的评委,他对每位选手的点评中肯、直接,非常有价值,提醒各位歌手事后最好也找来看看。黄健翔则把体育解说的紧张感带到《中国音超》赛场,形式感十足,更坐实了“音超”的名义。
首轮比赛,华谊暂时领先天浩盛世,紧接着,金牌大风,恒大音乐等多家国内一流唱片公司还将携旗下大小歌手轮番登场亮相。《中国音超》一网打尽两岸三地音乐圈几乎所有实力派唱将,虽然有新颖别致的节目形态,最终还是回归到歌手最本质的演唱实力,还音乐一个最本初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