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城大亨》:亚文化族群的主流奋斗史

(2012-05-18 09:21:18)
标签:

娱乐

《浮城大亨》:亚文化族群的主流奋斗史

随着现代社会的大步流星进化,在所谓的平等自由、地球村概念之下,族群融合成为在所难免的大势所趋,而在这一历史巨轮的无情碾压之下,越来越多的亚文化族群成为历史的牺牲品,因为小众,因为或许过时,这些亚文化类型在族群融合的过程之中,衰败乃至消亡,终于成为历史的尘埃,不复存在。

或许正是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近段时间,不少的表现亚文化族群在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说经历的彷徨、挣扎,乃至抗争,血泪交织历史进程的影片接连上映,通过各式各样的震撼教育,引发现代人的思考,对于主流文化走向,以及亚文化保存的思考。

在这一类影片中,台湾导演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表现的是一种坚决的对立,宁可骄傲的死去,也不愿在泯灭中生存。而香港导演严浩的新作《浮城大亨》表现的却是另一种无可奈何,又积极进取的坚持。两部影片一动一静,一爆裂一恬静,对比强烈,却一脉相承。

《浮城大亨》以香港疍家人族群在近五十年以来颠沛流离,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最终只能弃船登陆的浮沉历史。影片又着重以布华泉这样一个有真实人物原型的疍家小子为代表,以他及他的家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为摹本,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疍家人逐步融入现代社会,并且取得成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好与《赛德克巴莱》中誓死抗争,保卫传统文化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不能说这两种做法孰高孰低,只能说都是一种选择,一种坚持而已。

片中,前半段侧重表现疍家人“浮城”生活的艰辛,间中埋下主人公有关身份认同的伏笔。这种身份认同从表面上来看只是有关布华泉个人身世的写实而已,其背后寓意却格外深远和沉重。稍微近一点,可以说是疍家人在融入主流香港社会时的身份认同危机与反思,再往大处说一点,更可以看做是全体香港人,乃至香港这座城市,在中英两国之间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的象征。不过影片也借布华泉这一人物的选择,表达出疍家人,乃至香港人的一种坚持与奋斗!

导演严浩作品产量极低,但是精品率颇高,此次时隔七年再度出手,选取这样一个题材,大概正是被影片中那种极富香港特色,以及深厚的亚文化底蕴吸引。于是,我们也才能看到一部影像精致华丽,香港情怀浓重,叙事简洁流畅,但是用情极深的《浮城大亨》。

除了影帝郭富城饰演的“洋杂”小子布华泉表现足够沉稳,令人惊艳之外。影片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老戏骨鲍起静,她所饰演的疍家母亲,坚韧、善良、执着而又聪颖,在丈夫意外丧生之后,以年近五十的高龄重新学习认字,考下一般人都很难完成的二级船主证,更加展现出疍家人勇于挑战,在坚持自身优秀文化品质的同时,积极进取,为融入主流社会,不懈努力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大概也正是严浩导演想要通过影片传达给所有观众的宝贵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