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老邵氏精神回归

(2011-11-15 08:33:08)
标签:

娱乐

《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老邵氏精神回归

 

文:赵猪

 

要正确地理解和评价《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有两样是不能回避的。第一样,是1972年,由程刚导演拍摄的一部古装电影,《十四女英豪》;第二样,则是《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的导演陈勋奇。

一样一样来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留着副陆小凤式八字胡的陈勋奇导演,最初其实是做电影配乐入行的。最高峰时,几乎包办了香港电影圈75%的电影配乐工作。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当属《天地孤影任我行》,这部最初为王家卫《东邪西毒》创作的配乐,之后又数次被周星驰、刘镇伟反复在《大话西游》、《天下无双》等影片中使用。但是陈勋奇这位作曲者,似乎却并不怎么为人所熟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陈勋奇转战其他领域,做演员、做导演、做飞车指导,几乎电影圈的每一个行业他都有所涉猎,而且都颇有建树。

    至于《十四女英豪》与本片的关系,陈勋奇导演自己也不讳言,他的初衷,正是为了向当年的经典致敬。因此我们可以看见,整部《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基本依循《十四女英豪》的主题精神、叙事结构,甚至在部分桥段设置上,都选择了大力致敬。比如饿狼谷人桥一段,就几乎与原作一模一样,当然经过现代电脑CG技术重新包装之后,原本就充满想象力充沛,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面,显得更加惊险、震撼。

其实,对于戏说成风的当前华语古装电影来说,不那么哗众取宠,只是忠实地依照故事最初的面貌,忠实还原,不知何时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了。并不是所有的历史、人物都适合用所谓的现代精神来重新诠释的。就象杨门女将这种,千百年来早已约定俗成的民间故事,假如依照所谓的现代精神解读,恐怕女权主义、非人道,种种奇谈怪论都可以有的,但是那是否合适呢?与其这样为了所谓的新意,牺牲掉老祖宗早就有了定论的东西,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只要全盘照搬,直抒胸臆就好了。

当然,《杨门女将》也不算全部致敬,也有创新的部分。杨宗保与穆桂英之间只愿能一同战死沙场的爱情,应该算是独立于杨门女将军魂之外的一个全新亮点。这种浓墨重彩的改编不算背离原作主题,反而更加深了电影的表现力,同时也可以看做是顺应当代电影观众审美需求的一种变通手段。不用计较《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与《十四女英豪》之间的源流关系,只要能够感受到那种军魂、爱情,还有老邵氏电影时期,就已经有的精神,已经足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