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嘿店》:好电影从模仿开始!

(2011-10-18 19:35:24)
标签:

娱乐

《嘿店》:好电影从模仿开始!

文:赵猪

 

别怕模仿,做导演的,拍电影的最开始都得从模仿开始。就好像学写字得先描红,学画画要临摹一个道理。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把基本功给打扎实了,才有机会真正拍出能够表达自己,又能让观众喜欢的好电影。《嘿店》就是这样一部从临摹、模仿开始,但是至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效果还不赖的电影。

《杀出个黎明》、《大话西游》,甚至《疯狂的石头》,这些中外优秀电影的模板,纷纷套用在《嘿店》一部电影中,共冶一炉,出来的成品,癫狂,却不显得突兀,更有限度地规避了目前中国电影无法逃避的一些风险,诚意十足,效果不简单。

最令人惊喜的首先当属戏中戏的“丧尸片”,当然特殊化妆和效果稍微显得粗糙了一些,在这方面明显是可以加强一些的,但是似乎也更应征了影片影射中国电影粗制滥造的子命题。看着那些妆容简单,场景简陋,但是仍旧尽职尽责的“伪丧尸”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简单的动作,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心头。原来电影审查还可以这么规避啊?

当然,跳跃式重复叙事,选择一点点透露出整个故事支离破碎线索的讲故事方式也是《嘿店》令人激赏的一种创新。尤其是其间设定的小细节前后连贯,相互埋下伏笔,层层推进故事的进程,有限考验了观众的理解能力,又不至于太难,几次让人意料不到的翻转,还颇有兴味,看得很过瘾。一部好电影大概就应该如此,故事不一定要很复杂,但是讲故事的方式一定要令人意想不到,却又能张弛有度,恰到好处地铺排开每一条线索,同时凸显出每一个人物,做到最后故事完结时,人物的性格也能深深地打动观众。

说到人物,《嘿店》中杂七杂八一共出现了四五组,将近十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或呆滞执着,或灵活机变却运气不好,或巧舌如簧,或风流倜傥,甚至还有满口诗歌的大贼。明显学自《疯狂的石头》的多线程叙事方式,巧妙地把每个人物都穿插其间,并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发挥各自癫狂的本色。香港著名演员朱茵、张达明作为串场的重要角色,尽显戏骨风范。朱茵几段深情的独白,与小编剧故意学习《大话西游》中的经典独白,形成鲜明对比,演绎出戏外人生的苦涩与甜蜜,也为主人公最终的行为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而刻意加入的,比如广告植入、植物大战僵尸等等流行元素,也极大的丰富了影片的可看性,更制造出不少笑点。完整了《嘿店》这部癫狂多元素喜剧。

作为一个新导演,一种新类型片,尤其是在市场还极度不成熟的中国,模仿是必经之路。只要电影的创作团队们能够端正心态,尽力模仿,同时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自然能够打造出一部好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