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钟”评委抱头痛哭为哪般?

(2011-07-16 12:48:40)
标签:

娱乐

在中国电视圈,如今有一类人活得风生水起的,他们的名字叫评委!

因为选秀节目的爆红,捎带着评委也都走红了起来。但凡是有点过去,有点身份的人,也不管是不是真能说出点啥来,都能坐到台上品头论足一番。点评得好的,表现出位的,还能发展到其他领域。反正这年头吗,从来都是撑死敢吹的,饿死严肃的。不过就算是说点惊人之语,做点出格的事,好歹你们也是评委啊?也是掌握着多少选手生死命运的评委啊,作秀不至于做到这个程度吧?你说从来都是看见选手没选上哭了,评委哭算个什么事啊?

7月8号,深圳卫视的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现场就出现了这么个奇景!五位点评评审,哪一位不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主儿,偏偏在一场小小的晋级赛里,抱头痛哭了起来。真是令人无语啊!

官方的答复更令人无语,居然说是因为当时评委们对场上两位选手无法割舍,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于是就出现这种情况了。这不由得不让人想起大概也就在几天之前,李谷一老师,刚刚愤而离席,就因为选手不尊重比赛,莫非,仅仅过了几天,这帮选手们一个个就立刻都学全了礼貌规范?还跟评委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来了?假如不是这样,那就只有一个解释,现在还留着的评委们,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与其中的选手,甚至是当场面临抉择的两个选手,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关系!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金钟奖不同于一般选秀节目,选手不完全是来自民间的草根参赛者,有不少都已经提前被国家级文工团提前预定,成为“公家人”。有了“公家”身份的保护,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最后的名次,都直接关系到“公家”的声誉。而评委们又或多或少与各大文艺团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比赛进行过程中,评委们必须要顶住巨大的人情,乃至其他方面压力,尽量做出一个公正的评选。这才出现了,好不容易比完一场,评委们不堪压力重负,抱头痛哭的现象。

好吧,有没有啥关系,咱们眼下也没证据,不好乱说,就先不提。

单说评委为了选手哭这个事吧。印象当中,台湾有一档挺知名的选秀节目,《超级偶像》,在第一届比赛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情况。当时夺冠呼声很高的选手张芸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犯下了十分严重的忘词错误,濒临淘汰边缘。而一路力挺她的评委林隆璇莫名其妙地流下了男儿泪。这事当时在台湾地区引起很大的轰动。当然之后张芸京知耻后勇,再没犯过同样的错误,一路过关斩将当上了第一届《超级偶像》的冠军。但是,林隆璇莫名其妙的一捧泪,还是引起很多观众的猜测。最后虽然不了了之,但是林隆璇专业评审的资格还是受到很大程度的质疑,最后一度离开《超级偶像》评审席。

所谓评审,代表了专业与权威的力量,在一个选秀比赛当中,是最公正也是最至高无上的象征。他们掌握着选手们的生杀予夺,同时又能从表演、嗓音等等的高度品评歌手,指出不足。从这个角度来说,评审就象是法庭上的法官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当然也不应该,也不可能带着自己的私人倾向。所以在节目现场出现评审抱头痛哭的景象,其实是非常可怜的!这只能说明评审们的不专业!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评审们的泪水并不是为选手而流,是为了自己想要达到却未能完成的某些,不可告人的目标而流!其实稍微了解多一点评审们的工作性质与方式,大概也能理解他们的苦衷。人生在世,谁也不容易啊,本来只是个简单的专业性评判工种而已,最后却必须象狗一样,服从于种种外来因素,比如收视率的压力,比如内定选手及其后台的压力,等等。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坚持,团结一致,选出不那么违心的一组选手来,痛哭一场来宣泄压力,表达自己不是心甘情愿做狗的念头,其实也无可厚非。

选秀节目的黑幕,不用我说,其实大家多少也都了解一些了。除了最基础的贿选,买票,打通关节之外,更加高级的还包括组织内定,保驾护航等等。在如今中国遍地开花的选秀节目当中,已经司空见惯,丝毫不稀奇了。

比较著名的,比如芒果卫视著名的超级、快乐系列选秀,除了最开始两年默默无闻的时候,大家还没想到钻空子搏排名。之后爆出的一系列黑幕、丑闻,有哪样不令人心惊胆跳啊?从最开始黑楠为了保驾护航自己签约的歌手能更上一层楼,恶意给竞争对手打低分,到沈黎晖和包小柏受芒果台指使,对曾轶可近乎大打出手的争论,都是评委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乃至更大的利益,不得不做出的违心之举。

说道曾轶可那件事,其实真正在最后操控,并且得利的还真不是沈黎晖,他不过就是被利用了的一颗棋子而已。最开始或许他也真是看上了曾轶可的某些潜质,想要收罗旗下,这才会与对基本功要求严格的包小柏起了争执,但是到最后,事情的发展却远不是他所能预料。芒果台利用资源优势,抢先一步把曾轶可给签了下来,结果他只能说是替他人做了嫁衣裳。最后不能不佩服的还是高晓松老师啊,就算是喝高了一样能圆回来的高老师,和稀泥式把硬留下来的包小柏给顶了回去,继续替曾轶可保驾护航,最终才造就了她的商业价值。

案例只是案例,但是思路大同小异。不吝以最恶毒的心思去猜想当下中国电视圈所能出现的任何怪现状才是正理。金钟奖顶着政府奖项的名义,却剑指收视率的明显目标,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只能说是纸上谈兵,虎皮大旗而已!

李谷一、谷峰、王晓峰、小柯、柯以敏、,甚至是传闻中即将出现的刘欢,这样诡异的评审阵容,从最开始就暴露了“金钟奖”摇摆不定的选秀策略。而接二连三爆出的新闻事件又显示出组委会对整个选秀节目流程的不自信与企图心。希望通过种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来达到整个“金钟奖”的目标。可惜啊!评委们作秀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即便有肥妈这样的作秀高手帮忙,恐怕“金钟奖”的目的也很难达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