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海迪纯美气质娱乐 |

文:赵猪
其实很多如今的电影观众,在一面痛斥中国电影的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又大肆追捧好莱坞高科技电影的同时,他们显然并不知道,如今的中国电影已经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迷失了方向,逐渐丧失了曾经的格调和气质。假如追溯到电影最初诞生的上世纪初叶,中国电影(当时主要指的是上海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曾经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欧洲,美国电影业几完全可以相庭抗礼。更重要的是,曾经的中国电影,以带有浓重中国文学留白、精致的纯美气质,涌现出许多世界级的大师和优秀作品,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世界上许多鼎鼎大名的电影人。
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五代导演崛起之时,中国电影市场上也涌现过许多唯美、纯净的优秀电影。只是可惜的是,到了三十年之后,人心的浮躁加上整体电影市场环境的趋利化,八零年代中国电影那种纯美的气质已经基本上都被骄奢淫靡的假大空风气掩盖了。这是中国电影最大的不幸。
《我的少女时代》,根据张海迪女士生平事迹改编,由冯振志执导的影片近日在全国范围上映。这部电影或许很难在票房市场上造成什么巨大的影响,但是其回复八零年代中国电影纯美风范的做法,却无疑是一股清新的凉风,或许更能为当下浮躁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改变。
《我的少女时代》故事并不复杂,基本上取材自张海迪女士自传体小说《轮椅上的梦》,讲述了一位自幼高位截瘫的少女“方舟”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却依然不放弃自己,坚持自学成才,助人助己。全片的结构简单有序,节奏情绪也并不浓烈,甚至并没有刻意强调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也没有控诉伤痛,只是淡淡的,用诗化的镜头语言,诠释着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少女,如何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影片还有一个最大的可取之处,在突出主人公的同时,用一批质朴农村少年的形象,烘托出她的清新,也反映出中国老百姓的淳朴和善良。并且几个少年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把儿童片的乐趣也融入到影片当中,算是做出了一个不错的混搭示范。
整体而言,可以说《我的少女时代》是一部通篇颂扬真善美,同时又散发出积极、乐观态度的好电影。但是更深远一层的意义来说,回归传统,也就是八零年代中国电影标准的唯美派叙事手法,是《我的少女时代》一片对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做出最为积极的示范。尽管或许影片冲突不够激烈,结构叙事稍嫌缓慢,或许不容易吸引浮躁的电影观众。但是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必然会有更多的观众开始意识到,电影市场的多样化,找到真正属于中国电影独特风格的重要性。回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