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戒烟不戒酒》:低碳生活如何拯救中国式“烟酒”文化?

(2011-01-22 16:34:19)
标签:

戒烟不戒酒

朱时茂

贺岁片

陈佩斯

酱缸文化

杂谈

    《戒烟不戒酒》:低碳生活如何拯救中国式“烟酒”文化?

    当今中国社会,乃至全球社会的主流都是低碳、环保生活。种树、减排的要求已经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甚至在个别地区已经落实到每个人。这是最直观、简便的低碳生活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亡羊补牢的低碳补救措施。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已经深入中国社会每一个部分,每一个人身上的“烟酒”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非常不低碳的生活模式。抽烟增加碳排量,喝酒消耗大量资源。如何通过低碳生活运动,就此改变中国式“烟酒”文化对于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影响呢?这恐怕也是当下倡导低碳生活的环保主义者值得烟酒的一个课题吧?
    于是,朱时茂先生就选择在2011年新春佳节,这个“烟酒”文化最盛行的日子里,推出了自己导演处女作——《戒烟不戒酒》。当然,只是通过一部电影就想起到许多人或许做一辈子都未必能完成的工作,那是不现实的。《戒烟不戒酒》只是希望能够通过一种荒谬、戏谑却又紧贴当下中国人民生活主流的黑色幽默故事,来传达属于他自己的一点点对于“烟酒”文化的反思,对于低碳生活的理解而已。
    不知道从什么年代开始、又是怎样的文化影响之下,中国式的社交礼仪中,无烟不成礼,无酒不成席。儿女向父母尽孝,送上点好烟好酒;外出求人办事,请客吃饭总也少不了上烟敬酒。影片里,知名广告公司副总,也就是朱时茂饰演的男一号严保久,能坐到这位置上,而且事业一帆风顺,靠的不是别的,也是一身好酒量。这是中国社交文化的怪圈,但是别说,只要身在这圈子里,还真只能按这个规矩来办。
    至于喝酒喝多了,还上错了别人床,这当然是烟酒文化的弊端,但是除了对严保久来说造成了痛定思痛、痛改前非的警醒之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恐怕还是不足够的,哪怕暂时真的有那么一刹那的决心,但是除非他能彻底脱离中国社交圈子,否则还是不可避免最终还是要搅和进去的。当然这只是现实面的问题,对于取材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电影作品当然可以另当别论。
    《戒烟不戒酒》的主基调很好,设定的开篇噱头也很棒。中国式“烟酒”文化大酱缸,浸染下的疲于奔命的,恰好又处在中年危机关头,蜡烛两头烧的社会中坚分子。如何以独善其身,又是如何在独善其身的过程中不断地遭受到种种诱惑、种种逼迫,甚至是种种威胁。当然,作为高于现实的电影做品,最终严保久还是获得成功,以一种完胜的姿态结束了这场,只是针对他个人的低碳革命。对于电影观众,尤其是那些与有戚戚焉的观众们究竟有没有一点示范性呢?还真不好说,只能看观众自己的造化和决心了。只能说朱时茂导演这个电影的立意和出发点确实是高人一等,又落到了实处的。
    此外,《戒烟不戒酒》作为一部贺岁电影,还是很有点竞争力的。春晚头十年的小品王朱时茂、陈佩斯时隔多年再度合作,尽管已经不是当年那股“吃面条”的狠劲了,但是朱时茂冷面笑匠的功力不减。并且多年以来,自从冯小刚不再安心鼓捣贺岁片之后,已经很少见这一类纯京味的喜剧贺岁电影了,朱时茂选择在这个时间站出来,确实很有点意思,假如能把演员阵容选择得更加应时应景一点,《戒烟不戒酒》的含金量应该会更高一点!

 

                                                                      文:赵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