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盛开进度70%

标签:
拙政园记录 |
分类: 细水长流的心情 |
上周上班上得很崩溃,但还是努力地做完了我日常要做的事情,下班后去上了五节芭蕾课,上三节书法课,周六下午去园博讲解一场,逛拙政园,每天练字(抄纳兰词临莲社图记)。

上周六的雨淅淅沥沥,书法课后去东北街都是走过去的,湿哒哒黏糊糊的很难受。苏州的雨天只适合在家里听雨临帖,或者搂着猫睡觉,出门就算了。
雨天的苏州园林博物馆难得的清净,雨洗过的芭蕉都格外青翠。

很少这么认真地观察雨后的竹子,竹叶的表面是有茸毛的,雨珠是可以牢牢地挂着的,下一秒,风吹过来的时候,就是“竹露滴清响”。
虽然博物馆里游客不多,我还是可以顺利地开始讲解,微凉的天气里,可以不急不慢地讲一遍我喜欢的博物馆,结束之后喝一杯热腾腾的茉莉花茶,非常完美了。
园博讲解结束之后雨停了,决定一个人去拙政园,想去看看上周见过的那几株彼岸花开花了没,结果到了拙政园之后,太阳出来了,我站在兰雪堂前一直很喜欢的竹子下面,看竹影在粉墙上显现,由淡到浓,从无到有,最后在粉墙上活泼泼地摇曳起来,恍若神迹。


雨后的天空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全世界都很轻松。

虽然拙政园里有很多地方都拦起来不让游人进入,导致了很多地方的拥堵,但也保证了园中不管有多少人,还有有这样的景致的存在的。
乌桕树下的那一排荷叶,像一串可爱的省略号

如果凝视是有重量的,北寺塔这五百年以来被无数次凝视的重量肯定非常惊人
雨后的小小的枸杞花有种安静的动人的感觉。
整个盆景园里最后的一朵紫薇花,是夏天的恋恋不舍
上周去拙政园看到彼岸花已经含苞待放的,所以这周又去看,在中部花园北面的竹林下面有很多,因为花叶两不见的特性,所以在不开花的时候,基本都是伪装成韭菜模样的,跟书带草、麦冬在一起根本无法发现。只有在开花的季节,叶子落尽,亭亭地伸出一根碧玉一般的茎,上面带着红艳艳的花苞,开出一朵花。
但是竹林里距离栏杆近的地方的彼岸花明显地被人摘了,太生气了,只有墙根下的花还在。(彼岸花的鳞茎有毒,千万不要摘)

目前她的盛开进度是70%,加油啊!
彼岸花很神奇,浓烈又决绝,还有一种轻盈的起舞的感觉。

从拙政园南出口出去,下午四点的光照在墙上,损毁的砖额上能看出“迎祥”两个字,古朴的祝愿在阳光里复苏。(拙政园的夜花园时,有“迎祥”两个字的投影在这两个残破的字上,像是对伤口轻柔的抚摸)

西北街一家漂亮的店“青白志”,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也很好奇他到底是做什么的,但不要告诉我,让我永远好奇下去吧

一家汉服还是簪子店(什么店不重要)的大橘掌柜,很认真的做招财工作呢

雨过天青的颜色真美。
前一段看的张养浩写的“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这样的天气,有鱼有酒,真是神仙日子。
周末在家看关于画家弗里达的介绍,我能关注到这个画家是在大橘子的特展上以及谭元元的芭蕾演出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画像,头戴鲜花,眉毛连在一起。认真看了关于她的介绍,才发现她的经历坎坷,一生都在努力治愈破碎的身体与感情,但她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时美到发光。一定要经历那么多,才能做伟大的艺术家吗?怪不得苏东坡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我越是工作多,每天上班都很忙的时候,就越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字,跳舞,锻炼,丝毫不放松,不管到几点,就一定要做完,不做完就有种强烈的今天都没有为自己活的感觉。
当然熬夜不是好习惯,不提倡。

上周每天上班的心情都是这样的,完全没有摸鱼的时间,不加班已经是最大的福利了。琐碎但需要别人配合的工作是最难的,比如上周一中午就因为一份周日送到的快递(从门缝塞进来)不知道被谁拿了,无比抓狂,又只能牺牲掉写字时间耐着性子看了快两个小时监控。
直接导致周一晚上12点多灵魂已经睡着了,但身体还在顽强地写字。(天塌下来都不能影响我写我每天的作业)
上周二在鸡飞狗跳的工作中几次跑到楼下来等人送发票,等的时候百无聊赖整个人要暴走的时候来看这棵穗花牡荆,然后就有只漂亮的蝴蝶飞过来了,我就在这里认认真真地看它飞舞,真优雅。
谢谢这只蝴蝶,让我无趣又抓狂的工作有了一抹鲜亮的色彩。
上班上得每天都想发疯,但最终还是能勉强能保证情绪稳定,一半是靠晚上的芭蕾课,精疲力尽地转地铁到芭蕾教室就意味着脱离了现实世界,一节课结束之后,大半的负面情绪可以随着汗水蒸发了,等我体力智商都归零地坐在回家的地铁上,就有一种生根发芽的感觉,到站必须十分努力地站起来,回家。
芭蕾课上消化了我大半的负面情绪,剩下的也不用担心,我还有王春花。王春花是百忧解。
前一篇:快乐就好
后一篇:不要叽糟,桂花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