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的一段秋

标签:
耦园怡园记录 |
分类: 细水长流的心情 |
上周依然每天都满满的,休了半天假(用来睡懒觉和写字),下班后去上了四节芭蕾课,周六去园博讲解一次,每天练字,看书,逛了怡园和耦园。

上周六照旧去园林博物馆,北寺塔地铁站的柿子树蓝得纯净的天空下依然是一道绝美的风景,那些第一次来看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的人在这里出站,顺着扶梯上来看见的就是这样的风景,很完美啊。

西北街虽然还是挖得乱糟糟的,但路边还是有各种清净的小风景。

依然很佛系地在园博讲解,我周六大概是因为起来做核酸没有睡饱的缘故,带着一群游客直接穿过了序厅三,我想起来少了点什么的时候已经到了历史厅,只好硬着头皮讲下去,也不能再回去了呀……
园博的讲解结束之后,从仓街走到耦园,还带着一个刚刚听我讲解的漂亮小姐姐,在织帘老屋跟墙的窄窄过道里,看到了一个绚烂的秋天。(手机真的不能表现她的美!!)
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却藏着一片轰轰烈烈的五彩斑斓,下午四点的阳光正好照过来,爬山虎的叶子从绿到黄到红到深红,各自灿烂着。

夏天的时候想来耦园看城曲草堂的芭蕉,一直拖到现在,芭蕉已经不是最美的时候了,但收获了一段秋。以后秋天打卡地图又多了一处。
新认识的小姐姐,我很羡慕你啊,我来苏州这么多年都没有看过这里的美好,你第一次来就遇到了。你对苏州的印象一定非常美好。
耦园的角落里,一枝细细的爬山虎蔓延过来,小小的叶子也是被秋天晕染过的样子。
怡园入口处的石榴,枝干虬结,看起来是历经沧桑的样子,但硕果累累,让人觉得满心欢喜。
原来石榴真的可以像画上一样是鲜红的,咧着嘴的
拜石轩前面的玉兰一树苍翠的样子也很美。
怡园最大的明星,这棵巨大的银杏再过半个月要变身了吧,满眼都是金灿灿的季节要来了
旧时月色轩小天井里的两棵梧桐看起来非常美好,凤凰喜欢的树一定要足够美。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说的就是现在吧,怪不得双十一大家都在努力屯东西,原来是有依据的。
整个怡园最先换上秋装的是紫薇,圆圆的叶子在阳光下很可爱。
怡园的女明星小白依然走到哪里她都是C位,被各种相机包围着,小白很淡定,该玩就玩,想走就走,果然是见惯大场面的明星
至于老咪,我只见到了老咪的屁股……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具体和微小了,每天能够按部就班地做完所有我要做的事情,就可以,明天的事情明天去操心就好。很容易一些微小的事情而快乐,能够在晚上十一点做完所有的事情,无所事事地摊在床上看书就是很大的快乐。看到了花开,日落,一朵漂亮的云,下班等红灯时所有路灯亮起的瞬间……都会很开心。
每天都不想明天的一个好处是,要做的事情能够坚持下来,要是一开始就想着每天都要写字也不知道什么才会有进步,这个月要上二十节芭蕾课好累……就太焦虑了,反而只想着今天的事情会比较好。
又到双十一了,看了一眼我的购物车,恩格尔系数依然很高(果然是穷人),大部分都是食物,人的和猫的(疫情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家里要有足够的食物储备),一打毛笔(这个是消耗品),还有一点日用品。今年估计最大的一笔支出依然还是芭蕾年费。
《小蘑菇》,是我很少涉及的末世科幻小说,世界观很有意思,小说看完还会让我时不时地思考真的到那样的情况到底要怎么做才是对的,审判者可以那样为了人类的利益杀人吗?伊甸园的设定让我想起《使女的故事》,孩子是奢侈品啊。
《繁花》,终于开始看这本了(我的苏州话水平总算可以让我没什么障碍地看这本充满上海方言的小说),感觉这本小说满满地都是精华,像一份超大份的秃黄油,美味,但一口气不能吃太多,会腻住。所以现在每天看几十页,争取这周能看完。(这书太重了也是真的,在地铁里举着看有种举铁的感觉)
开始尝试《灵飞经》,换字帖的感觉跟弹古筝转调一样,开始的时候无比别扭,所有的熟悉的东西全部变成陌生的,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份新鲜感,记住字的新的结构与风格,让我很兴奋。
一个在我包里睡觉被我吵醒,极不耐烦地打哈欠的小朋友。
王春花这个星期依然每天心情都很好,虽然她自从得了关节炎之后,走路的时候,手着地的部分除了肉垫还包括后面手腕的部分(整个猫站着的时候看起来矮了一些),但她这样的姿势居然在家里跑酷啦!咚咚咚地跑来跑去,可能是真的很开心
之前给春花买的为了环节关节炎的药还在吃,有天晚上要睡觉了才想起来还没给春花吃药,她都睡着了,翻着肚皮睡得四仰八叉的,我还是去给她弄药,把喂药的奶嘴塞她嘴里干脆地把药给喂了,她觉得我相当不讲武德,她都没来得及反抗……但拍了两下她就又打起呼噜了……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