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赏的海棠

标签:
海棠记录 |
分类: 细水长流的心情 |

又是下班后老老实实宅在家里的一周,上班的时候忙到飞起,下班回家依然练字,锻炼,看书(2022年一季度的阅读量都能赶上大学时的了)。去了家附近的小公园看了海棠花丁香花和晚樱。其他照片依然来自半个月前去的留园和怡园的库存。

下班路上看看海棠花已经快谢了,还有什么能比苏州的春天没有园林里看半开的垂丝海棠更遗憾的事情呢

今年春天对花花草草一点也不友好,先是一段高温,骗所有的花赶快盛开,紧接着就持续不断的雨,我今年还没有去园林里看过海棠,居然就都谢了,所以周日去附近的小公园看最后的海棠花(真的是太卑微了)

虽然小公园里的垂丝海棠也很美,但还是比不上园林里亭台楼阁廊榭之间的那些,我想念留园五峰仙馆前的那棵,想念拙政园远香堂前横在水面上的那棵,想念网师园彩霞池边的那棵……

看到晚樱已经在开花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点绝望,春天的花啊,就这样快要结束了,希望疫情能在木香和蔷薇开花之前结束,不然整个春天就全部错过了

当然,初开的晚樱还是很美的,又娇嫩又温柔。

小公园里矮矮的丁香开出了一簇一簇的花,那一点点淡淡的紫,有点“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感觉

就那一点点若隐若现的紫色,像羽毛拂过耳朵的感觉,心里痒痒的
满地都是白车轴草和酢酱草,开得热热闹闹的,有种没心没肺的快乐。
春天的柳丝好像在人的心上摇漾。
留园的木瓜海棠,像一个弥漫着青草味道的梦。
五峰仙馆,很久之前听博物馆里的前辈讲园林,说苏州的园林里有几个地方是享受“色”的,比如留园的五峰仙馆,阴暗大厅的尽头是八角的空窗,窗下是芭蕉,夏天正正好把整个窗填满,阳光照下来的时候碧玉一般。这个季节芭蕉还没有长出来,但隐隐可见属于春天的绿意,有眼睛一凉的感觉。在东方美学里,阴翳是很重要的部分。回头要把《阴翳礼赞》翻出来看。
玉兰这样盈盈地托在在枝头的样子真的永远都看不够,总觉得里面盛着的是春天用月光酿成的甜酒。
留园里东园一角的紫叶李,密密地开了满树,花朵虽然不大,但有一种恢弘。
3月13日,遇到2022年春天的第一朵盛开的垂丝海棠。
从怡园临走时,遇到了怡园的镇园神兽,老咪,在春光里肆意打滚
无比羡慕就这么睡过去的老咪,很有怡园主人的气势。
依然每天尽量拿出完整的三个小时来看书,莱姆的科幻小说已经看过两本还是不适应他的语言风格,所有的翻译小说都有这个问题,但莱姆这个确实很难接受。上周看完三本书:
《生吞》,郑执,美好的东西被打碎,看完之后惋惜的感觉一直在心头盘旋。有《白夜行》的感觉。还是很精彩。
《画语戮》,沙砚之,题材很有趣,很有中国特色,关于国画哲学的讨论也很有意思,但人物形象不够立体,没有鲜明的特色。
《星期四,喝可可》,青山美智子,适合配着咖啡一口气看完。治愈系小故事,丛一篇到另一篇,连起来是个圆,非常轻松的一本书。
苏州的这次疫情,让我彻底搞懂了我家是属于苏州哪个街道哪个社区哪个物业,有了社区和片警的电话,我们甚至为了通知测哪天测核酸方便,成立了业主群。住了十几年了,从来都没有这么清楚过
上周六尝试着写扇子苏东坡的《定风波》,第一笔下去就觉得“完了完了”,但依然还是要咬牙坚持着写下去,虽然字的间距控制很不稳定,但好歹是写完了,写得很不怎么样,但盖了章居然还有点样子。
以前看人抄经,总觉得写这么多字不会写错吗?自己经年累月地写下来之后才知道,全部精力都凝结在笔上的时候(就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真的不会写错的。
上周日又酝酿了一下勇气,又写了把扇子,陶渊明的《停云》(依然是第一个字下去就觉得完了)。写扇子比练习的时候压力大很多,人本来好好的挺漂亮的一把小扇子,写坏了会觉得对不起扇子。因为扇子非常不平整,所以写的时候真的是屏息凝神,差点把自己憋死。(这时候就极度需要一个芭蕾老师在我耳朵边吼“要喘气啊,不然会死的!”我现在看别人的各种漂亮扇子想到的也是,他写的时候没把自己憋死吧)
算了,优雅这两个字就跟我绝缘,不管干什么,最终我都会卡在各种尴尬的状况上。
练字已经四年多了,不练字的话,时间也还是会过去,时间总是要用来浪费的,所以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的我,忽然发现居然还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获的时候还挺骄傲的(想写的字都能写出来,真的是件开心的事!)
扇子还是要写的(刚刚又极其豪横地下单了一打……我就是这么穷的),准备找几首喜欢的诗词练一个月再继续吧
周末的小猫咪吃饱喝足了心满意足地睡午觉,自己盖着毯子,捂着脸,是很能干的宝宝了。
小猫咪这个表情大概是睡累了,一天睡八次觉也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呢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
前一篇: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后一篇:烟月的书单(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