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蜡梅花

标签:
网师园狮子林记录 |
分类: 细水长流的心情 |
又是按部就班的一周,上了3节芭蕾课,看了2本书,每天临帖,园博讲解1次,去了网师园和狮子林,看了很多的蜡梅花,看了《心灵奇旅》。
上周三中午的天气太适合出去走走了,哪怕晚上回去还要写字洗澡洗头看书,我也坐公交车去了网师园。阔家头巷的用蓝天和翠竹来欢迎我。

五峰仙馆后面的玉兰,花苞才刚刚萌发,枝干曲折而有韵味,映在墙上的样子让我想到《四梅图》
阳光下的彩霞池波光粼粼,映在竹外一枝轩的匾额上,一闪一闪的。

这个冬天苏州的天气非常魔幻,一直在零上十七八度到零下七八度之间反复横跳,每一个温暖的天气都是降温二十度的一个伏笔……所以这时候看到看松读画轩的这个对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才觉得真的是这个冬天的写照啊
阳光正好的冬日午后,网师园的蜡梅们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云窟圆洞门紧闭,两株蜡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冬日暖阳下看着这样的澄澈的蓝天与嫩黄的花朵,觉得这就是美好的样子
慢慢地看网师园的书条石,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各种字体不同的美感了,也会开始想象写字的人是如何出锋的。
园博的讲解结束之后,印象里狮子林的蜡梅也很多,但不知道有多少,于是去狮子林数蜡梅。

见山楼前有三棵漂亮的蜡梅,映着后面的翠竹,格外美貌。

话说我以前都没注意过这里叫见山楼(因为拙政园的见山楼太招摇了),到这边需要从假山上过来,狮子林的假山套路太多,但这边还好,可以顺利地抵达(鬼知道我有多少次在假山路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

扇亭边洗手间庭院里的蜡梅,总之凡是拍过的地方就都是老朋友啦
狮子林的蜡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这里,立雪堂庭院里,太湖石组成“狮子静观牛吃蟹”的地方,一边是有园窗的复廊,花色鲜艳,香气馥郁。
燕誉堂边的小小天井里,蜡梅斜斜探出来,像个躲猫猫的小朋友
周六晚回到家,因为当天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全部完成,所以干脆就闲闲地躺在沙发上,抱着春花把剩下的大半本《X的悲剧》一口气看完了。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可以每周都有这样一个读书之夜,不刷手机不看剧,只看书,享受酣畅淋漓的读书的愉悦。
第一次看奎因的小说,《X的悲剧》确实结尾很精彩,中间的过程略无聊,虽然他是真实的所有线索都放在读者眼前了,叙事比较啰嗦,很容易看到一半就放弃,但看到最后还是很过瘾。
把《两京十五日》下看完了,故事情节还是非常过瘾的。
周六把近期看完又不会再读的书整理出来,在多抓鱼下单的时候忽然发现,多抓鱼居然推出了“FREE”计划,就是他收我的书,但是不给我钱,我也可以在多抓鱼买“FREE”的书,只付服务费。我宁愿他们不给我钱把书收走,让想要的人得到,也不想把书当废纸卖了(我想这样的话,书也会很开心的)。于是我把家里所有的不准备再读但之前多抓鱼不收的书翻出来,扫码,装箱……然后顺便又开始了整理家里所有的书,这真是一项无比巨大的工程……
周日奋斗了一个下午,晚上芭蕾课下课回来又干到12点,估计顺丰的小哥恨死我了,我打包成了三个自己搬不动的箱子的书……
上周一洗好澡关门的时候,手指头被门挤了,疼到跳脚,但幸好没有外伤,睡了一觉起来就像没挤过一样。
第二天我骑电瓶车去上班时,在公司楼下的转角处,因为没注意地上结的冰,华丽丽的摔倒了,整个人飞出来在地上滑行了一段(左上臂落地),裹的熊一样的我爬起来看看手也在脚也在,就很放心地扶起我的电瓶车继续去上班。接下来的一整天我就彻底忘记了摔过这件事,晚上还赶着去上了芭蕾课,参加舞蹈的排练……
周三发现左边肩膀疼的时候,还绞尽脑汁地想为什么会疼……这才想起我这两天不仅挤了手,还摔出去老远的经历……结果我很开心啊,这一下,这半年的坏运气一下都用掉了吧
看关于苏州状元的资料,想起女驸马那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才是凡尔赛文学之祖啊,中个状元都这么不情愿
周五中午跟小林吃饭,因为车开错了路反而看到了很多年没有去吃过的蜀香格格鱼头,排条也很好吃,但最后剩了几块,小林努力吃下去的时候说,哎呀没有刚吃的时候好吃了,我说很正常啊,20年前的经济学原理课上,沈建老师教导我们,边际效用递减,但他当年举例子时用的是大饼……
因为我这个星期看了大半本《我的经济学思维课》,用经济学思维来看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对我来说,结婚、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就太高了,不如一个人自由快乐的生活。
最近脑子里一直有一段旋律在回荡,非常熟悉,又想不起来是什么,而且不在我的歌单里,这就很抓心挠肝的难受了。看剪贴本上的歌谱才发现,是音乐剧《小说》的主题曲《结局》啊!我的反射弧确实有点长,隔了一个多星期才开始上头


管他世界风云变幻,不如认真干饭。我妈之前说,王春花这个猫一看就是从来都没有被踩过尾巴,也不知道把尾巴收收好……
来自正宫娘娘的眼神,永远理直气壮。很开心,王春花永远有张没受过委屈的脸。
(我曾经梦见王春花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大眼睛齐刘海的那种,鼻头还有痣)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