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非散记:之十九
在"与猴为伍"的日子里.
文/杨春生
和人类近亲的猴子有着庞大的家族。在非洲丛林和草原上生活的猴子,少说也有几十种,在我们看到的猴子中,光是长尾猴就有十几种,婴猴有好几种,疣猴有七种,狒狒有四、五种,当然,我们不是研究猴子的生物学家,因为非洲的佛佛和狒狒猛一看起来长得非常相象,所以有时我们分不清哪些是佛佛,哪些是狒狒。另外,我们还有幸看到过体形巨大,远看和野人一样的山魈,看见过很少走出丛林的白睑猴、金熊猴、树熊猴和倭黑猩猩等各种各样的猴子。所以说,在非洲,人们见到更多的动物可能就是猴子了。
在非洲,当你驱车行驶在城市或幽静糁人的林间公路,时不时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猴子择机跳上你的车顶,这些活泼可爱的猴子,要么在车顶用力拍打你的车窗,要么伸长前臂敲打你前面的挡风玻璃,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你要吃的。你要知道,非洲的猴子和我们国内许多风景区的猴子一样,是不怕人的,所以当猴子和你近距离接触时,你不必惊慌,更不要对他怀有敌毅,适时的施舍一点面包、水果甚至一根你正在吸的香烟屁股,都会和这些猴子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但你千万别招惹他们,更不要惊吓和驱赶他们,你要是那样做了,会无意间和他们接仇的,接了仇的猴子再和你狭路相逢,倒霉的可能就是你的爱车了,那时的猴子可能会几只或几十只聚在一起,拿着大小不等的土磕砬、石头块、枯树枝等硬物,砸你的车,跑的慢一点,你的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遭到猴群的攻击。那时被驱赶的就不是猴子,而是猴子在驱赶你了。
2004年5月,我们从塔娜河经马林迪转场进入霍拉以后,就经历了很长一段既开心又无可奈何的“与猴为伍”的生活。
霍拉是肯尼亚海岸省和东部省交汇的一个地区,这里处于东非洲高原和平原的过度区,近临索马里,水源充沛,植被稠密,丛林和草原混生,各种野生动物资原十分丰富。在面积巨大的无人区里,既有体型巨大的长颈鹿、大羚羊,斑马和角马,也有撩牙嘇人的疣猪,摸样怪异的莽蛇,食肉型的狮子、猎豹和鬣狗在这里也随处可见,但是数量最多的还是活泼可爱,体态各异的猴子。
漫步草原或丛林,你随时都会发现,憨态可拘的婴猴每天都躲在树上,啃着嫩叶,做着人类永远都无法想象的梦;风骚玩皮的疣候,一群一群的扭着肥大的屁股,忽而扑天盖地的跑过来,贼一样抢上点吃的就风一样飞奔而去,时而学着人类两腿直立的摸样和你保持着距离,一蹦一蹦的站在你对面,向你翘首弄姿;带着不同面具的长尾猴,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集体在丛林中觅食,有时来了猴性,就机敏的倒挂在枯树干上,朝着你挤眉弄眼的呜呜叽叽乱叫,还有些很不文明的猴子,看到行人走过时,会很老道的站在远方朝你做出一些很下流的动作;当然,在无人区的丛林深处,偶尔也会出现一两个鬼影似的山魈吓得你魂飞魄散。
猴子多喜欢群居,因为在自然生态十分恶劣的霍拉,群居是所有防卫能力差的动物获得较高生存空间的最好办法。不仅仅是猴子,在非洲,几乎所有食草或杂食动物都是过着群居的生活。
我们的营地刚迁过来的时候,霍拉地区除了为数不多的以放牧牛、羊为生的土著人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人类活动,这里的主人就是大自然,这里最受宠的就是无拘无束的动物。为了尽量减少对当地动物的侵扰,也是为了尽量减少我们被动物的干扰,我们的营地选择了一块植被很少的荒坡,原以为这里植被稀疏动物就不会经常光临了,哪知道我们扎下寨来还没过三天,就遭到了一群群膀大腰圆的狒狒的轮番侵扰,因为这里是这些狒狒晒太阳逮虱子的领地,我们侵占了人家的的领地,人家愤然而起袭扰我们是不为过的。为了和这群狒狒搞好关系,我们把带来的水果、蔬菜和玉米一抱一抱的撒在营地周边的土岭子上喂他们,看着成群的狒狒欢天喜地的玩皮争抢的样子,我们开心极了,心想,这下好了,吃饱喝足了他们还不走啊?,谁知好景不长,几天之内,他们不知从哪儿又招来了更多的狒沸和一些不同品种的猴子来分享成果了。只见大大小小、黑色的、白色的、黑白相间的和更多的棕色的猴子,一群群从不远的丛林深处聚集过来,既不怕人也不问价,更不和好奇的我们客气客气,抱起我们撒在地上的水果、梳菜就忙着往一鼓一鼓的素囊里咽,看来“吃大户”和“有福同享”的观念,在猴子的世界也是存在的。眼看着来得猴子越来越多,我们的存菜和存梁越来越少,当我们为因喂不起这些数量众多的猴子而醒悟过来的时侯已经晚了,不到半个月,我们转场时带过来的成困的蔬菜,成筐的水果,一麻袋一麻袋磨粉用的玉米粒,都被这些猴子瓜分了,眼看着喂不起这满坡遍野的猴子了,我们就决定干脆停下来不喂了,哪知我们一停下喂食,猴们就发疯一样一群群硬冲进我们的厨房和职工宿舍去抢,抢不到吃的就到处乱砸,搞得我们的后勤人员不的不分工成四人一班,轮流拿着木棍做防猴抢粮的保安。
人猴乱战还没有眉目,另一个更让我们伤脑筋的问题就出现了,猴子光顾的多了,那些以吃猴子为生的非洲莽蛇和猎豹、狮子也常常在大白天大摇大摆的在我们营地的四周晃悠,有时还当着我们的面,残忍的捕杀因抢食而失去警惕的猴子,血腥的场面真的让人恶心。一时间搞得我们谈猴色变,人心慌慌。为了安全,白天我们的人员外出,都要人手提一根大木棒以备防身并结伴而行。我们都知道,这里不是井阳岗,我们也不是三碗不过岗的打兽英雄,尽管我们是万物之灵,但身处这种险恶的环境,学学猴子们用群居群动的办法来对付虎视眈眈的非洲狮还是有效的。我们的司机外出前,也要对驾驶舱里里外外查上好几遍,生怕坐椅下或夹逢中匿藏着一条随时准备偷袭猴子的比碗口还粗的莽蛇。因为肯尼亚是一个加入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国家,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我们面对眼前成群结队的野兽,只能驱赶,不能捕杀。就这样,我们在霍拉与这些人类的近邻整整纠缠了一年,直至再一次转场。
2005年7月
霍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