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通杯”法硕专业课模考大赛第二期试题

(2006-12-21 09:26:19)
“安通杯”法硕模考大赛章程
获奖名单
往期回顾

考生注意:参赛考生答完试卷后,请将试卷客观题答案统一发送至 help@antong.org ,另请注明姓名、联系电话、E-mail、报考院校、通信地址等以方便邮寄奖品。(2008年考生请注明“2008”字样)·········查看大赛活动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判处管制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长期限是:
    A.1年 B.5年
    C.2年 D.3年

    2.下列各种量刑情节中,哪一种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A.预备犯 B.胁从犯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D.犯罪以后自首的

    3.李某与王某有仇,王某曾扬言“我见了李某,一定杀了他。”一日,李某与王某狭路相逢。李某见王某手持一把匕首向其走来,检起一块石头向王某砸去,王某当场毙命。事后查明,王某拿的匕首是塑料的。李某的行为: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

    4.甲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运输毒品,乙见状上前使用暴力实施抢劫,甲用暴力反抗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假想防卫

    5.张某准备抢劫银行,约骆某一起实施。骆某不仅不同意,反而到公安机关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意表示 D.犯罪未遂

    6.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吓唬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
    A.构成共同犯罪 B.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罪
    C.构成共同过失犯罪 D.甲单独构成犯罪

    7.甲犯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执行10年后,又犯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甲数罪并罚,其实际执行的最高刑期可能是:
    A.20年 B.15年
    C.23年 D.25年

    8.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认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A.事实认识错误,不构成犯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9.甲女欲与乙男中止恋爱,于是教唆乙去盗窃。当乙行窃时,甲通知了公安部门,乙被抓获。对甲、乙的行为()。
    A.乙构成盗窃罪未遂,甲不构成犯罪 B.甲乙构成盗窃罪共犯
    C.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D.甲构成诬告陷害罪,乙构成盗窃罪未遂

    10.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深夜蒙面持刀进入一狭窄小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自己进入小巷抢劫了一妇女2000元。张某与李某会合后对李说:“什么也没抢着,这妇女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李某信以为真。张某、李某的行为:
    A.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既遂
    B.张某构成抢劫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C.张某构成抢劫罪既遂,李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D.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未遂

    1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构成妨害公务罪,必须()。
    A.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 B.造成严重后果
    C.情节严重 D.致人重伤或死亡

    12.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
    A.侵占罪
    B.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罪
    C.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虐待罪
    D.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罪

    13.章某,某国有银行某市支行资金组织科工作人员。1999年9月16日夜,章某到自己的办公室,用预先模制的钥匙打开库管员潘某的铁柜,取出有价证券库的钥匙,又撬开另一库管员的铁柜,取出另一把钥匙,将有价证券库打开,盗走已兑付并盖有“付讫”章的1996年面额总计为21万元的国库券。章某用化学药剂将国库券上的“付讫”章清洗后,分别在市内的几处储蓄所共兑换了8.16万元。章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14.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计算机应用软件,并以批零兼营的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16万元,其中纯利润为6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B.侵犯著作权罪
    C.非法经营罪
    D.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数罪并罚

    15.韩某驾车,将一行人卢某撞成重伤。韩某将卢某抱上车,待到了一个僻静处,将其藏在草丛里,12小时后,卢某因失血过多死亡。韩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16.吴某生产了价值20余万元的伪劣洗发水,正准备运往市场销售,恰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检查,吴某指使工人使用暴力阻碍检查,将国家工作人员打成轻伤。吴某的行为:
    A.仅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
    B.仅构成妨害公务罪
    C.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D.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与妨害公务罪处罚较重的犯罪处罚

    17.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构成:
    A.拐骗儿童罪 B.绑架罪
    C.拐卖儿童罪 D.盗窃罪

    18.下列何种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A.某甲未经陆某同意,以陆某的名义签订合同
    B.某乙为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要求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杨某为自己出具了一份虚假的产权证明文件用作担保
    C.某丙在合同签定后,携带对方给付的2万元定金逃匿
    D.某丁借用其他单位的公章和合同文本签订合同

    19.胡某赌博赢得柳某1万元钱,但柳某却拒绝给付,胡某非常恼火,遂采用暴力将柳某扣为人质,并向其家人索要12万元的债款、利息和损失。柳某家无奈,只得凑齐12万元交给胡某。对胡某的行为应当:
    A.以非法拘禁罪论处 B.以绑架罪论处
    C.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D.以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并罚

    20.甲某以为乙某家无人,即入室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惊醒了在隔壁房间睡觉的失主乙某(女,72岁)。乙某便在一旁哀求规劝甲某,甲某见乙某年老无力,便对乙某不理不睬,照样实施犯罪行为,共非法占有财物价值2万余元,随后就携带赃物扬长而去。甲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抢夺罪
    C.抢劫罪 D.盗窃罪和抢夺罪,应当实行并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有:
    A.医生甲疏忽大意开错处方,司药乙没有注意检查,误照错处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
    B.甲、乙共谋盗窃,但乙因为害怕,没有参加实际犯罪行为
    C.甲为向我国境内走私成品油,乙为向我国境内走私毒品,两人共同雇了一条船实施走私行为
    D.甲(15周岁)教唆乙(16周岁)盗窃,但乙实施了抢劫行为

    2.下列人员中,能够成为贪污罪主体的是:
    A.公共汽车售票员 B.国有公司正式聘用的管理人员
    C.国家机关勤杂工 D.村民委员会主任

    3.下列何种行为不构成牵连犯:
    A.甲在强奸乙后,为了灭口又将乙杀死
    B.甲为抢劫先将乙杀死,又将乙的财物拿走
    C.张某先伪造某国家机关的证件和印章,又用伪造的印章和证件行骗,骗取了1 万余元
    D.刘某盗窃他人电脑之后,将电脑在自己家中藏了1个月。

    4.关于罚金刑,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的,罚金最低不能少于1000元
    B.因为未成年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所以不得判处罚金刑
    C.如果犯罪人有重大立功表现,其罚金刑应当被减免
    D.罚金刑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5.具有下列何种情况,可以对犯罪人免除处罚:
    A.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
    B.由于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的原因造成损害结果的
    C.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D.限制责任能力人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 简述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2.简述斡旋受贿行为构成受贿罪的特点

    四、辨析题(8分)

    请对“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进行辨析。

    五、法条分析题(10分)

    刑法第219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试说明:
    (1)本条规定的罪名和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
    (3)本条所规定的“应知”的含义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宋某为了走私,开办了远东有限责任公司依靠向有关国家工作人员送大量财物等手段大肆走私汽车,偷逃关税数百万元。某日,宋某忽然接到某公安局长的密告,有关部门准备对其走私行为进行查处。为逃避制裁,宋某找到同乡金某商议,恰逢金某因买卖进出口许可证,情节严重,正被公安机关追查,金某提出让宋某先到其在边境的一远亲家暂避,并送宋某5万元做路费,同时还请宋将自己倒卖进出口许可证的凭据一同带走。宋走后,金某恐其难逃法网,遂命表弟蒋某(男,15周岁)带肖某在途中伺机在宋某吃饭或者喝水时向宋某的饭碗或者水杯中投毒将宋某干掉。蒋某闻听色变,说此举恐有杀身之祸,不能从命。金某称只要蒋某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带给肖某并带肖某找到宋某即可,蒋某本人不需亲自动手。蒋勉强答应,于是金某当着蒋某的面给肖某写信,并给蒋3万元,打发蒋上路。蒋找到肖某,将信交给他并带他找到宋某,然后谎称另有急事,返回。肖某使用菜刀在砍杀宋某时,经宋苦苦哀求并许以重金,遂放过宋某,但致宋某轻伤。后宋某向公安机关自首。公安机关遂将肖某抓获,肖某到案后,交代了上述事实,并带领公安人员将金某、蒋某抓获归案。

    问:
    (1)宋某、金某、蒋某、肖某各构成何罪或者何罪的共犯,简要说明理由。
    (2)金某、蒋某、肖某犯罪的停止形态如何确定?
    (3)如何追究宋某、金某、蒋某、肖某的刑事责任。

注:本期试题参考答案会在下期活动开始后(12月28日)统一公布,敬请关注!
 
 

文章引用自:http://www.kao100.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