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连外援篇之斯文森:队友都喜欢的瑞典“大管儿”

(2012-11-29 13:35:12)
标签:

斯文森

佩莱

赵琳

罗尔夫

奥萨

大连外援篇之斯文森:队友都喜欢的瑞典“大管儿”
(阳光开朗的斯文森)

大连外援篇之斯文森:队友都喜欢的瑞典“大管儿”
(大连市董文杰副市长接见斯文森)
 
大连外援篇之斯文森:队友都喜欢的瑞典“大管儿”
(斯文森和女友丽萨到我岳母家做客)

大连外援篇之斯文森:队友都喜欢的瑞典“大管儿”
(老爷子罗尔夫)

  没有飘逸的长发,没有冷峻的眼神,1996年的斯文森在大连一直被佩莱的光环笼罩着。但是斯文森毫不介意,他乐于当佩莱的跟屁虫,他从不和佩莱计较,无论佩莱如何调侃,斯文森总是一笑了之。但是在球场,斯文森绝对不含糊。

  1996年的2月14日,也就是所谓的情人节,瑞典的佩莱和斯文森来到了大连,一下子成了大连的焦点,毕竟是第一拨儿足球外援,要知道足球一直是大连人的最爱呀。

  大连的媒体倾巢出动,每天佩莱和斯文森都应接不暇。

  在谈到为什么来大连踢球时,佩莱的回答很外交:“中国足球发展很快,政府重视足球,来中国踢球将有一种新经验,新感受。”私下里,斯文森对我说:“来大连踢球,一是有个好合同,二是没来过中国,好玩儿。”您看这回答多实诚,嘎巴溜丢脆。

  在1996年初的海埂,佩莱几乎每天都在抱怨海埂的饮食、房间的床、卫生间的下水、训练等等等等。斯文森一般在佩莱讲话的时候保持微笑,偶尔做个鬼脸。现在想想,当年海埂的条件确实太差了,别说瑞典人,您随便问个咱们国内的足球运动员,没人愿意在那样条件下训练和生活。斯文森唯一挂念的就是他的女友奥萨,天天掰着手指头算:“4月8日我的奥萨就要飞到大连了,就会与我团聚了!”

  对于海埂基地的体能测试,就是被球员恨之入骨的“12分钟跑”和“悠悠测试”斯文森和我说:“想法好,其实没用。过几年就不会有的,这个和足球不搭边。”

  对那么多队在一起集训,斯文森表示不太理解:“这么集训各队之间哪有秘密了?应该各自出去自己找地方冬训。”

  联赛结束后有记者请斯文森谈谈对中国足球的看法,斯文森说:“建议多请几个外籍教练,你看海埂各队训练内容基本差不多。”

  当年,有些教练喜欢这样的“八有”前锋:有身高、有速度、有头球、有传中、有左脚、有右脚、有组织、有防守,其中最偏爱的是速度,认为没速度不是好前锋。

  这样的“八有”前锋谁不喜欢呢?全世界符合这个标准的有几个?罗纳尔多?梅西?

  对于斯文森的速度,有些球迷还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他太慢了。

  4月14日,联赛第一场客场打天津,我队以3:0力擒天津三星队,其中第二球是速度不快的斯文森抢点头球破网。赛后中央台记者采访斯文森,问他是否有信心拿到今年的金球奖,斯文森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讲到:“我并不在乎我能进多少球,我在乎我们万达队是否能赢球,这才是最最重要的。”采访后那个记者对我说,没想到瑞典外援整体意识那么强。

  佩莱的心里承受能力一般,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跟自己叫劲。相比之下斯文森则大度得多,一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队员们都喜欢开他的玩笑,斯文森好人一个。因为爱开玩笑,赵琳给斯文森起了个外号叫“大管儿”(只有队里人能看懂),斯文森自己也很满意这个外号,对赵琳用汉语说:“我、大管,你、小管。”全队狂笑不已……

  斯文森有一个好父亲名罗尔夫,联赛期间两次来大连看儿子,把斯文森感动得不像个样子。罗尔夫长得又高又壮,满脸络腮胡子像圣诞老人。罗尔夫极富幽默感,来大连时还给了儿子一个惊喜。行前,罗尔夫告诉斯文森周二抵连,实际他礼拜天就到了,赶在了万达和北京国安比赛之前。斯文森高兴极了,在下午的比赛中发挥极佳,又得了一分。赛后,斯文森高兴地说:“我把这个球献给我的老爸。”

  离开大连16年了,回到瑞典后的斯文森和佩莱联系的也不多。我还是很关注斯文森的,听佩莱说他结婚了,当爹了,当青年队教练了,又当爹了,酒喝的很多,后来开始酗酒了,也离婚了,也失业了。

  佩莱前几天告诉我,当年在大连斯文森就挺爱喝酒的,只不过他喜欢找个没人的地方喝。

  喝酒没啥,喝多了就不好了。变成酗酒,就是病了。

  希望斯文森尽快戒酒,恢复状态,别老在家待着,尽管瑞典的福利很好,失业救济金还不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