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贝勒和张老师学诗词格律,麟麟也要学,最后俩人一起拜了师。
麟麟是一个网球天才,他的理想是成为费德勒,于是忍痛割爱停了诗词课。
贝勒一看麟麟不学了,说:“麟麟不学,我也不学。”
我们两口子劝了半天,没用。
老刘我急得不像个样子。
王科长说:“要不叫小胡姐姐劝劝他吧,贝勒最喜欢小胡姐姐了。”
吾大喜,遂请王科长电小胡姐姐。一分钟后,王科长将电话交给贝勒。两分钟后,贝勒说:“对我们小朋友来说,爸爸妈妈的话不一定听,就愿听朋友的。我听小胡姐姐话,把诗词课坚持下去。”
我和王科长相视一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第二天,王科长告诉我小胡姐姐写博客了——
11月22日
给贝勒
贝勒是个小白胖子,是个眼睛溜圆的小白胖子,是个心思细腻眼睛溜圆的小白胖子,是个独立自主心思细腻眼睛溜圆的小白胖子,是个在民主幸福的家庭气氛里成长的独立自主心思细腻眼睛溜圆的小白胖子。
今年7月,贝勒和我一起去福冈参加了APCC会议。从此之后,我和他的缘分一发不可收拾,最让我觉得有成就感的就是我在贝勒心中是个“出色的小胡姐姐”。能得到贝勒这样高的评价,盖是贝勒爸爸-铁哥王爷和贝勒妈妈-科长大福晋的灌输渗透吧。铁哥王爷有才有貌,科长大福晋有貌有才,他们的结晶产品贝勒,无论才或貌,都幸福地享受了父母的真传。
贝勒前几天为人生中要面临的无数次选择中的一次而为难了。为了像他阿玛一样有才情,贝勒很早就开始学填词赋诗了。在严格的格律的限制下,贝勒不免觉得有些枯燥乏味。看同学的伙伴已经退出,贝勒也心声旁念了。学?每次听课都要忙忙碌碌地记一大堆笔记,好累!不学?放弃已经入门的古典文化知识和积累培养起来的平仄感觉,好可惜!昨天和贝勒在电话里详谈,我发挥了一下“出色的小胡姐姐”在他心里的影响力,和贝勒一起做了选择。
唐诗宋词元曲,一句句阴平阳平,一首首回肠荡气。写景,寥寥数字,就亦可大气磅礴,亦可婉转清丽;写事,长短几句,则既令人身临其境,又令人浮想联翩。中华文字的功力在有韵律的字节中彰显得酣畅淋漓。每当我翻阅父亲留下的诗词作品时,眼前都能浮现出他在案头遣词酌句时的潇洒之态,便也生出遗憾,悔当初未能向父亲讨教一二,学些浅显知识也好啊!我之幸,在于虽不能成诗,却总有佳作可读;贝勒之幸,在于总有佳作可读,亦能提笔成诗。
在我心里,贝勒是个在民主幸福的家庭气氛里成长的诗情画意独立自主心思细腻眼睛溜圆的小白胖子了。贝勒,加油。有爸爸妈妈和姐姐一起支持你,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看后给我感动的,眼泪哗哗的。
我又看到的是王科长的留言:
王科长
非常感谢很久没有更新博客的小胡姐姐今天让我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当贝勒做出了继续学习的决定之后,郑重地告诉我:其实有时青少年更易于接受朋友的意见。听罢,我觉得非常庆幸,庆幸贝勒遇到了小胡姐姐这样的良师益友。
11月23日 11:36
我自然也要留言表示感谢了:
ren tie
眼泪呀
止不住地流。。。。。。
同样是文字
在小胡姐姐的笔下却变得抑扬顿挫委婉动听如痴如醉。。。。。。
同样一件事
听小胡姐姐一讲你就会晕晕乎乎的像坐着嫦娥一号飞奔月球似的根本不知道北在哪里只知道乐了
都是东北人
差距咋这么大呢?
11月23日 13:17
儿子不听爹妈话,只听小胡姐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