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全家500强

(2007-04-20 09:15:38)
分类: 职场经历/感悟(www.tanaa.com)
 http://member31092976.tanaa.com/blog/4492.html
《财富》(Fortune)每年都会折腾出世界500强的几类排名,比如最受赞赏的公司排名,比如营业额排名等,今年的据说马上出炉,不过管你大饼油条,前二十名里就这些家,最多相邻地换个位置,照顾照顾人情。当今社会,众人对500强的追捧估计近烧糊涂的境界。事逢招聘,我们公司都会没有任何悬念地收到成山简历,加上网上投递的电子版,经过一轮筛选后,你去人资中心那边游逛两圈,呵,整个办公室的人躺倒一片,场面比张艺谋什么满城洒黄金可要来得壮观。
 
从上班第一天起,听到外人议论我东家最多的一句是:“哦,500强,厉害厉害。”最初几个月,此般评论极大满足了个人的虚荣心。如同有次去参加分公司的庆典活动,一个土鳖装作很牛地把名片递过来,冲天牛气道:“我是海尔市场部的。”我身边的同事,听后浅浅一笑,平静道出家门,对方脸色骤变,忙向我们要片,同事说:“只带了几张备用,下次吧。”,尔后拽我便走,简直酷毙。
 
没错儿,500强的最高福利是牌子给人带来的脸面。实际背后怎样,几年体会,冷暖自知吧,亲爱。
 
从心理上,全上海都艳羡着我们公司所在的地段——南京西路最高一座楼,挥一挥衣袖享尽繁华和派头。但是每天吃饭,一份最最普通的商务套餐是35RMB,同事碰上一起吃,人均价码再往上窜。饭毕,有时间自然到商场去逛逛,好了,十逛九买,哗啦啦卡刷得都摸不着北。那天开会有人坚决要求调到别地去,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地理直气壮:再在南京路待下去,别说买车供房,老婆估计都该跑了。
 
至于房子,多数人一定要选好地段,一是为了上班方便,再就是千万别落下500强的人去住郊区的口实。我在静安区挑地买房,离公司近了,根本不用开车,于是事先把车卖了。这么说,是给自己找台阶下,不怕您笑话,我不卖车根本没能力在这边买。我回家面“壁”测算,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几块砖,眼见一半人生直接献给开发商。
 
始终难以理解,外界似乎很乐意给500强公司套上凭空想象出来的标签,自以为他们就该怎样怎样,具备非500难以企及的超能力。
 
记得上回电视台来拍公司管理模式的宣传片,大猫破例同意他们扛摄象机进办公区来回晃荡,而随行主持人更变本加厉要求我们工作时装出各种架势,什么讨论问题的,低头查资料的,敲击键盘的等等,虽然空调吹着,不过大夏天还是硬被摆出一身汗来。折腾一上午,等话筒递给个人时,同事都累得前言不搭后语,频繁出错,后来组织者竟然向公司负责人告状:“哎呀,500强员工怎么能这样?一点儿都不尽力。”是啊,500强的员工就这素质,你们媒体下次记得别找我们,不然惹您生气多不好。
 
半年来,因主题活动需要,我们两个部门数十人的任务为:练习伦巴。教练是从舞林大会那边请来的,尽管大家尽了全力,他仍背后去跟别人感慨:“他们这种公司的人怎么连跳舞都不会,配合得太差了。”那么照此说,以后公司招人时,要把跳国标将作为重要招聘条件?真是够震的。
 
出门应酬接触人,上网BBS拍砖后,大家一总结,怪气儿,网上网下,外人都以讨论500强薪水为最大乐事,极尽招数。实际MONEY多少我不能告诉你,不过,所有业内人士肯定都没你想得多,而且可能相差甚远。要知道,八国联军到中国,工资也是要本土化。今年负责招聘的人回来提起一个例子,当问学生薪水期望时,有个硕士生直接回答:“我要求不高,报纸上说你们给本科生最低年薪2.5万美元,我3万美元就行,重要是个人努力。”死撑住面子,负责面试的老油条们差点惊呼出声,忙问谁说的.人家回答,“你们领导啊,报上登的名字。”一句话又炸了锅,HR的大猫听说后只能在心里装大盗麦克:我顶你个肺!!老子最初到公司那会儿,都没拿这数。。
 
500强中80%的东家喜欢加班,不加班怎么能体现资本价值?没有连续几个星期独自一人加班加到10点半以后而且没有一分加班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怎么着也让你活完整了。等清闲点时,公司倒希望员工去休假了,节省办公资源。说白了,公司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神!不需要的时候,神,请先消失。。流言中,杜邦被标榜为我们这家500强员工计划养老的去处,我想杜邦的兄弟听了一定不痛快,TMD凭什么捡你们的“废品”?是啊,一种忧伤的情绪正在办公室蔓延,等老了,就差不多进仓准备报销了。也别想着C什么O的他就没事,告诉你,他一样,到期作废,并随时准备走人。
 
还有,那什么,上班别干无聊的事,包括MSN,否则扣奖金,使劲扣,要对你有冲击力才行。有人问过我公司用不用监控软件,咳,我脑袋还长在脖子上,怎么能随便告诉你?不过人工监控往往比机器有更大的效果,老板是聪明人,他心里比谁都了解底下的小动作,哪怕相隔千里。话说前阵子我奉命出差,一日中午,同事接完电话,猛把头歪到我桌子旁:“永动机(BOSS)让转告你,在外面不许偷偷上MS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