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也好,球赛也好,当众讲话也好,怎么就是摆脱不了紧张。紧张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就跟感冒咳嗽一样。如何能克服紧张情绪,首先要找到跟自己境遇相同的群体,把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赶开。然后,你就劝大家别紧张,或者打岔,或者以毒攻毒说自己紧张死了。如果还是紧张,那么还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
我一直痛恨那种一锤子定终身的制度,比如说高考,比如说眼下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参加工作面试。
因为我做事总是紧张,考试紧张,组织大活动紧张,上台讲话紧张,打针紧张,看恐怖片紧张加害怕。
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埋没才华,我就总是怀才不遇。开始特别自卑,后来发现社会上这样的人很多,包括一些著名的运动员平时发挥特好,到了奥运会就发挥失常,这固然有实力和训练的问题,但心理因素,或者说紧张是重要的原因。
上大学的时候在校篮球队,每次到重大比赛大家免不了紧张,一开始是教练和队长反复跟大家说,别紧张,咱们放开了打,把训练的水平发挥出来。可是一上了场,别说投篮找不到感觉,有时运球和平时熟练无比的两人小配合都打得乱七八糟。后来慢慢地,大家开始互相安慰别人,喊着放松放松,别紧张别紧张,嗓门最大那位说“拉开了打,拉开了打”,一边喊一边突然转身,起跳投篮,球进了。
你在电视里看足球比赛,那些替补队员被换上场时都是跑着上场,一边跑还一边喊着什么。他们其实就是喊:别紧张别紧张,我来了我来了。实际上,踢到那会儿大家只剩下半口气,谁还有精神紧张,喊别紧张的人都是他们自己紧张,想尽快地放松发挥。
解除紧张的第二个办法是打岔,尽量扯一些同让你紧张的事情毫不相关的东西。高考进考场之前,跟人聊聊你家猫如何为了看超女跟你抢电视遥控器;看恐怖电影吓得不行了,就跟同伴说我觉得电影院空调要是用美国通用电气的就更显档次了;在走进一个令你恐惧的老板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之前,告诉同事说哎昨天晚上我在商场里看见孙燕姿了。
这两种方法的好处是你可以将情绪向外部转移,不管是大喊还是小声安慰别人,不管是用什么方式打岔,你总是有机会说些什么以缓解紧张;如果还是不行,第三个办法就是以毒攻毒,当着可能跟你同样紧张的人说我太紧张了,我比你还紧张。 比如一大群人在门外等着面试,你很紧张,别人看着没你紧张,你就跟人说“我真的紧张死了,我的手你看都在抖,我进去以后可能连话都说不出来。”
你用尽夸张炒作之能事,制造紧张空气,把大家搞得都很紧张,然后趁别人紧张发挥失常你渔翁得利。
上学的时候其实挺烦这样的同学,他们自己复习得特好,发考卷之前却唠唠叨叨地说我其实根本什么都没复习,复习了一点也是什么都没记住,你肯定复习得特好,我这次肯定不行了,等等。结果他们趁你暂时得意放松了警惕,最后一举拿高分盖过你。
其实,克服紧张最重要的是盲目自信,你就不经过任何调查就确定,肯定还有比我更紧张的。高考谁不紧张,可是你就总看到报上说有人晕倒在考场,说明你不是最紧张的;你每次在众人面前讲话就紧张,可是美国有句俗话:“当众演讲是人类仅次于死亡的第二最恐怖之事。”
这说明美国人比你更害怕。
几年前,中国一个级别特高的领导人在美国访问我们公司,公司安排了一个级别特高的领导给中国这位领导做技术陈述;还有级别特低的我做现场翻译。
当你觉得紧张得不行的时候,一定有人比你更紧张。
你就自个儿一边儿紧张着去吧。
前一篇:有一种感动叫作守口如瓶
后一篇:11招让上司离不开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