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每年七、八月份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的高发期,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日前发布维权警示,提醒劳动者警惕超时加班,并表态将重罚强制员工超时加班的企业。
“超时加班”甚至导致“过劳死”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上海的这一举措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但对于这一举措能否真正解决“超时加班”问题,很多专业人士却持怀疑态度。
“超时加班”现象蔓延
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此次的维权警示,被各界看作是对目前已引发各界热议的“超时加班”、“过劳死”问题的一次正面回应。
在陈逸飞、傅彪、高秀敏等文艺界人士因操劳过度相继辞世之后,有关“过劳死”的问题就被热议了一阵。今年5月,深圳某公司一个参加工作仅一年多的年轻员工因过度加班导致全身多个脏器衰竭而死,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超时加班”的关注和声讨。一位上海私企的业务员私下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因“超时加班”而劳累不堪甚至“过劳死”,绝对不是个别现象。他所在的公司里就有很多同事午餐都是方便面,忙起来的时候连一滴水都喝不上,常常是到晚上10点才吃到米饭,所以不断有人病倒。有的同事因工作压力太大而肝火“旺盛”,甚至会由于心里烦闷而不断故意找别人的茬,希望有人跟他打架来发泄。
中华总工会有关人士日前也公开表示说,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出于一旦失业就很难找到工作的担心,越来越多的人被迫加入到了“过度劳动”的行列,“超时加班”现象正在向全社会蔓延,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尤为严重。
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们在最近的监察中发现,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一些企业迎来生产高峰,超时加班的现象也越演越烈。上海至少有4成劳动者处于超时工作状态,“朝九晚五”成了“朝九晚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才决定发布维权警示,希望引起劳动者们的警惕。
“重罚”难绝“勇夫”
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日前公开了近期查处的部分用人单位超时加班的情况,并且表示将保持查处力度,对于强迫职工加班或超时加班问题严重的企业将重罚,并鼓励遭遇强制“超时加班”的劳动者主动举报。据悉,一些被查实有超时加班情况的企业已经被给予重罚,其中一家制衣公司甚至被给予了83万多元的从重处罚。
这一举措受到了很多备受超时加班之苦的劳动者的好评。上海市张江开发区某科技公司的一位内部员工告诉记者说,他们公司已经连续好几年以生产任务重为由安排员工超时加班了,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重罚”和“曝光”的压力之下,目前公司已开始减少员工工作时间。但重罚之下,并非就没有“勇夫”顶风作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知道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这一举措,但为数不少的企业仍然违反规定,用种种方式变相要求员工超时加班。
上海某合资律师事务所陈姓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重罚”之所以难绝“勇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规模大、产出高的企业,通过让员工超时加班带来的效益通常以千万元设置以亿元来计,区区几十万的“重罚”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因此,要遏制“超时加班”现象,恐怕在加大惩治力度和劳动执法力度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也认为,靠举报和重罚解决超时加班问题的举措,在落实上必然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分工的社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个人,所承担的分工角色都不一样,很多时候“是否超时加班”本身就很难定性,根本就无从罚起。
对超时加班说“不”好难
更棘手的问题还不在于惩治的力度,而在于很多人明明知道频繁加班和超时工作会导致身体每况愈下,“累积疲劳”还会发展为“病态疲劳”,严重的就导致“过劳死”,但却没有多少人坚决拒绝,相反还常常表现为“自愿”承担。某知名合资零售企业的一位内部员工就告诉记者说,谁不想劳逸结合呢?可是你不“劳”,别人都“劳”了,你还会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吗?你敢对超时加班轻易说“不”吗?相关专家指出,正是由于上有“严苛”的企业制度高悬,身边有“先进”的工作榜样,很多员工为了保住难得的职位乃至升职加薪,就不得不忍耐超时加班之苦,加上传统中社会舆论对于过度工作的褒扬,甚至把“超时加班”与“敬业精神”等同,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加班潜规则”。要从根本上破除这种“潜规则”,已经不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所能解决的。
通用汽车一位高层管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在许多正规企业的管理者眼中,加班并非就表示工作勤恳。在单位时间里创造出更高的效率,才是企业管理者更为看重的。某中法合资制药企业人事主管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尽管他们一再在公司内部强调,员工保持张驰有度的工作和生活,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但仍然有不少员工抱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拼命工作至少可以换来“印象加分”的观点而“自愿”超时加班。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破除“加班潜规则”,需要包括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舆论观念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文章引用自:http://www.tanaa.com
前一篇:做职场中的"重磅人才"
后一篇:高校将成为最大的妓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