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千年的文化是历史给同里的最好名片,穿过逼逼仄仄的小巷,踏遍踩得光光的石板路,最终还是来到了退思园,那里或许是许多同里人心灵的憩园,我也不例外。
进入简单的令人称奇的大门,三进的用以待客部分的建筑是严格按中轴线向纵深发展的格局,讲究规整,对称,力显皇权至上,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思想的体现。这一切在人们的心里已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戎马一生的任兰生带着满身的疲惫,渴望着心灵的永久回归,但他根深蒂固的君臣意识令他欲罢不能。
畹香楼以内宅的功能婉拒了一切妄图打破他寻求安宁的所有人的进入。两扇厚重的防火防盗的砖贴门彻底深藏了主人那份刻意追求的安宁。人是需要退而思之的,更需要静而思之,卸下一身的荣辱,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准确的剖析自己,任兰生做到了。
信步进入中庭,满园玉兰花的暗香涌动,伴着阵阵清风随处飘溢,一不小心泻漏了主人对金玉满堂的渴望。院中停靠着一艘有头无尾的旱船,有意无意的低诉着主人宦海沉浮的无奈和被贬的落寞。船儿离开了水,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最终沦落为不须经历风浪的无奈摆设。这是怎样的悲哀。
庭院中主人紧扣“待客”之意,岁寒居是主人用以招待患难之交的,当被贬之后,还能不远千里来探望的必是莫逆,但里面的摆设却异常的简单,细看空荡荡的屋子,最醒目的却是那扇花窗,那是道怎样寓意深刻的美景?一窗为画框,窗后的粉墙为纸,湖石假山,松,竹,梅相映成趣,当斜阳泻过花窗投射到粉墙时,中国画的恬淡,宁静,简雅,一览无遗。冷不丁一阵风吹来,竹影摇曳,草魂含笑,花痕带露,如此美妙的境地怎不令人流连忘返?不经意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千年来文人着力要表现的天人合一。混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显示了主客的情深意重。
跨越“得闲小筑”月洞门,带着中国文人祈祷圆满的深意引领着我们进入了主人精心隐藏,却令人产生震撼美的后花园。放眼四周太湖石尽展:瘦,漏,透,皱的姿态。一泓碧水满满当当,水中羞涩的挂于树稍的太阳不时被灵动的游鱼扰得心神不宁。鱼儿似乎丝毫不在意岸边人关于鱼之乐的巧辩。古镇千年的历史就像这静逸的园子,越到深处越有无穷的韵味。
眠云亭,水香榭的戗角如水做的江南女子挥动的水袖般优美,墙脚的蝙蝠经历百年风雨仍执着的悬挂与屋檐。花墙之下,院落之角悠扬的琴声从琴房里正在弹奏的佳人手里倾泻直下。对面书斋里勤奋苦读的书生是否能经受那琴声的诱惑?在这样风雅的地方是极易产生浪漫爱情故事的。一方小小的天地,承载着多少才子的梦想。在这里繁华落定归与沉寂,这里是任兰生驾驭闹红一舸起航的地方,也是归航的终点。这里不易张扬不易浓抹,一杯香茗,万卷诗书再邀上满池的荷花应和着悄无声息的雨打芭蕉声,滋润的是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润泽着漂泊归家的游子的心。
桂花厅内品茗,天香秋满厅里赏花,这一切的一切或许就是任兰生终其一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