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勒密占星四書第一書第二章中譯

(2015-08-15 10:00:00)
标签:

古典占星

古占

星盤

托勒密

占星

分类: 托勒密占星原文_TETRABIBLOS

天文學方法預測的可行性



極少數的幾點思考就能使眾人皆知,從永恆的乙鈦物質放射出的特定力量散佈和瀰漫在始終受改變支配的地球之上的整體區域:由於,首要的月下元素~火和空氣,被乙鈦的運行包覆和改變,(這些元素)繼而包覆和改變其他所有的次要物質,(將多元性)作用在土和水之上,也作用在及植物和動物之上。

 

太陽偕同天寰一起運行,規律地影響地球上的萬物:不止藉由隨同一年四季的變化而形成動物的繁衍、植物的生產、水的湧動,以及身體的變化,並且藉由它的日常運行,跟隨它對應於天頂的位置,(井然有序地)變換光芒,供應熱、濕、乾和冷!

 

同樣地,月亮做為最接近地球的天體,最充足地發散出許多影響力給世間萬物,因而無論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都和月亮共振並且隨之而改變。河流隨著月亮的光芒而漲湧或消退,海洋的潮汐跟從月亮的升起和降下,而植物和動物,不管是全體或是部分,發展和崩壞都和月亮的盈和虧是一致的。

 

此外,恆星和行星的運行也是一樣,通常會在天寰顯示出一些徵象,形成熱、風,和雪等情況,而世間萬物也相應地受到影響。然後,這些天體和另一星體的相位,它們的各自影響力藉由相會和融合的作用,也帶來了許多繁複的變化性。

 

雖然太陽的力量在廣泛發散的特性上佔主導地位,其他天體不是支援和增助就是對立和減弱它的某個細節影響力。月亮更明顯也更頻繁的展現這一點,呈現出新月、上下弦月或滿月。而行星們的運作和月亮相比,則間隔較大而且較不明顯,主要呈現為偕日升顯露、偕日落交蝕,以及和太陽趨近的模式。

 

如果這些事件都被如此看待,所有人就會據以判斷,不只已經組合成的事物必定被這些天體的運行規律地影響,而同樣地,從種子受孕和生長出來的個體,必定在那個時間上被塑型和改造成和出現在天寰中的特質相同。

 

確實,觀察更為敏銳的農人和牧人,(可以根據這個原則),從他們的牲口受孕和播種時節的風所盛行的方向,(歸納出他們的影響力),推測出將會生成的結果的性質。(簡而言之)一般我們由太陽、月亮和星星更明顯可見的「局面」所象徵而明白的更重要結論。通常那些調查的人甚至不是經由自然科學的方法,而僅僅是經由提前觀察,就能夠預先知道了。

 

日常中那些目不識丁(無知)的人,沒有使用其他輔助設備而只以本身的經驗就能做出觀察,預測那些基於(太陽和天寰)更簡單的自然順序的和更拓展的影響力,且不易受到任何月亮和星星對於太陽的綜合「局面」所改變的結果。不但如此,連無智慧的生物,像是一些動物也能以本能預感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以及風向的變化。因為季節變化的產生,總括來說太陽本身是可見的促成因素。

 

然而,有些不是一般情況就能指明的事情,(天寰中的微妙複雜的因素),因為有需要而養成慣於做觀測的人,能夠據以預知。舉例來說,就像水手知曉狂風暴雨的週期性升降之特定徵象,是由月亮、行星對於太陽的若干路線和形成的特定相位所造成的。然而由於他們在科學上的不足,因此不能確實地提出發生這些現象的時間和地點,對於形成重要影響力的行星也不能掌握其運行的週期,這個層次的人所做出的預測必定是經常發生謬誤的。

 

對於處在某種特定環境下的一切,能夠確切地定義和了解的時候,肯定可以趨向精確的預知。然後,如果一個人知悉了太陽和月亮和所有星體運行的充分知識,如此一來,無論在任何地點或時間所形成的「局面」,都無法逃逸他的注意。且如果他普遍清楚天體的本性,是預先持續學習的結果,甚至他能夠不只辨明形貌的組合要素,更可以掌握潛在的影響性質,像是太陽的熱力和月亮的濕潤、以及其他星體的特定性質等等。

 

且如果任何一個人有能力考慮到所有這些資料而做出決斷,科學地和成功地預測,產生於所有要素組合出的獨特性標誌。還有什麼障礙可以阻撓他展現能力去洞察出每一季候的天氣特徵,從當時能被可見的位置或行星和月亮對於太陽的「局面」預見到一切狀況,像是天氣將會更溫暖些或是會更濕潤些呢?

 

 

對於一個獨立的個人,為何不能夠也從他出生時刻的天寰結構察覺出他的氣質的大概特性。例如說,這個人在出生時刻被賦予的是怎樣的身體外型,擁有怎樣的心智能力。也可以預言偶發事件的順利與否。某個天寰狀態共振於怎樣的氣質,並且和有利於繁榮,而另一個怎樣的狀態不是那麼協調並導致傷害?然而,因為如此的(預知)知識的可能性,肯定能夠從這些相似的(重要)據論得到充分的瞭解。

 

 

接下來我們可以觀察後續的考量,對於這門學說有一些貌似有理的攻擊,然而這些攻擊看起來很浮濫而不值一提。

 

第一點, 你會期待這是一個重要和多角的藝術,然而那些不精確演練的人為數眾多,他們必定會犯下常見的錯誤,縱使推論出的正確預測而贏得信任,卻是依賴於不正確的機會(只是湊巧)(而不是來自本質上的任何運作因素)。然而,應該瞭解像這樣的錯誤發生,不是由於科學本身(的缺陷或需要力量),而是由(那些不適任的沒資格的人)假裝演練而造成的。

 

除此之外,大多數自稱為這門學科教授的人,為了自己而利用占星學的名義和信譽從事一些其他冒充的占卜方式。藉由那些方法騙取無知的人,假裝預言許多事件,而這些事件在本質上是不可能被預知的。卻因此提供了機會給較聰明些的人可以合理地去質疑這種預測的價值。

這(個責備)自當沒有被完成,這和(同等譴責所有)哲學一樣~我們不需要因為有明顯的害群之馬在其間佯裝這些就要廢除這門學問。

 

儘管如此,(沒有要去否定任何人)雖然一個人非常明確地以最追根究底和最合理可能的精神對待占星學,但他還是可能持續地發生錯誤,不因為任何理由的狀況,而是因為這個任務的特別性質,並且相較於他的專業等級之下他自身能力的限制而造成缺失。由於主題性質的所有理論是推測得來的、並沒有絕對肯定的實證來支持,此外,特別因為這是被許多不相同的元素混合而成的一個綜合體。

 

更真確的是行星們的古老相位形貌,古人用他們這些相位做為基礎,在其上觀察事情的結果,我們適應自己時代的相同相位,能夠成為或多或少相似的現代相位,然而也會因為和以往有長久的間隔而不精確。由於所有天體準確的回歸在和地球關係的相同位置上,全然不會再發生、或至少不會是在人類經驗中的週期,除非你堅持徒勞的企圖而去瞭解不能理解的知識。所以由於這個緣故,預測有時候會失敗,就是因為尋求指引的立基例子不一致而造成的。必須本質地了解預測有時候沒有被事件驗證出來。

 

有關於「大氣氛圍」的研究,因此產生了僅有的困難,由於當前沒有天體運行之外的其他因素組合來一起考量。雖然,通常在本命盤的學說中,特別是有關於個體氣質的調查中,也會要求考量周遭的因素,這些並非不重要亦非微不足道的特徵,都會加入了對於誕生者的個人特殊屬性的基本影響力之中。

 

 

如此種子的差異性在供應每一品種的各別性質上發揮了很主要的影響力。因而,如果在天寰和地平面是相同的情況下,每一不同種類的種子一般會佔上風地表現出它本身適當品種的顯著結構,生產出來的造就不小的多樣性。如此人類出生,或者馬匹,和以相同的法則造成地球上所有其他不同生物和作物。

 

如果未來生物的種子是相同的品種,在天寰的相同情況之下,要記得所有生物有很大的多樣化是藉由他們可能被帶來的地點引發的,無論人類或馬匹,在繁衍的地點不同的情況下,成長出的個體就會迥異。以人類為例,在不同國家的狀況下,誕生者的肉體和靈魂都差異非常大。除此之外,如果上述各種情況都是相同的,還是要考量不同的出身地位和教養和風俗,這些都有影響而致使人生在世迥異於他人的獨特路線和行為模式。

 

因而,除非這些種類的每一種都被檢測出,是衍生自天寰而來的混合成因不然對於任何事件的預斷將引發許多困難。

雖然這後面提到的天寰被認定運作了最大的影響力(由於天寰是導致這些事物所以成為現況的一個因素,然而反過來他們却沒有以共時因素作用於天寰)對於那些相信每件事物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理解的人,事物甚至全然不在其管轄範圍中,而是來自天體運行的獨自影響力。這樣的論斷會一直有很大的缺失。

 

基於這些情況,不用因為「預測術」的應用有時候易於產生謬誤,就去否定一切預知學的實用性。也不用去宣稱無論什麼事件都是能夠的預測的。要是這樣的調查能夠在所有狀況中被安然地實施,沒有訴諸僅有的影響,如果它沒有被平庸的人類能力的狹隘侷限發展。這就好比航行藝術雖然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我們也不會因為這些錯誤而不信任它。

 

而如果當這要求非常高的時候,也就是他們微弱的相似處擁有神祕的屬性,我們應該欣然接受什麼是可能的、並認為它是充分的。進而,我們不應該暗中要求預測藝術每件事合乎人為標準,甚至當預測術不能證明出滿意的答案時,仍非摒棄而是要欣賞它的美麗。

 

這就像內科醫生為了診斷出疾病的狀況和病人的特性而對病人做一些調查的時候,我們並不會去挑他毛病。所以我們不應該非難占星師以多方考量為基礎,綜合國家、地區,以及培育,或者任何其他已經存在著的偶發特質做為評估。預測術的這種情況也和醫生看診一樣是合理的。

如此在形成預測時,必然肯定會合理正當地理解在那考量下除了天寰的運行之外其他每一連結於主題和天體運行的事物,並且收集和比較那個運行和所有其他共同運作而發生在別處的情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