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北京朝阳双井的中国农业银行办理业务,进门时大厅内已经排满了人,因为对银行排队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所以也实在懒得再理论什么,看到排号单显示时间为“16:25”——1504号,同时显示前面办理该业务的有100多人!于是记者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这次让记者等待的时间实在太长!办理完业务,记者特意到取号机前重新打印了一张号码,显示时间为:18:02!竟然花了97分钟!
回家后愤然用GOOGLE搜索“银行
看来连老外都开始注意中国银行的服务问题了!
文中陈述道:“由于中国的金融机构效率不高,顾客们有时为了缴电话费要排几小时的长队。”的确,银行排队问题近年也受到国内百姓的广泛关注,从南到北的媒体都在“拷问”银行,各种体验式报道见诸报端。记者也习惯了经常在银行“排长队”“耗时间”“持久战”的事情。
大凡去银行办理过业务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和比较:一般来讲,国有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都有“大长队”的惯例。
而且经常也会遇到讽刺的一幕:一边是焦急的客户攥着排了半天的“号”,盼着尽快轮到自己,而另一边是银行的服务窗口没有全开,坦然打着“暂停服务”或者在理所当然的对着急上火的客户发出“礼貌”地“外交辞令”:“对不起,到了午餐时间。请下午上班后再办理。”
有时还会碰上更讽刺的一幕:“暂停服务”的招牌依旧把守着窗口显要位置,而窗口里面却有表情淡定的工作人员漠然看着外面焦急的“小老百姓”,而无人前去替岗服务!
……
实在不想再罗列银行的这些行为。或许银行有自己的理由和苦衷,或许银行早就习惯了漠视排队的行为:正如天天拿手术刀的医生面对伤口不再有什么感情一样。
2007年4月2日的《人民日报》记者刊文陈述:“大概很多人都有经历过银行排队的烦恼,银行排队现象严重——平均等待时间为85分钟!最短56分钟,最长167分钟!”想想自己这次不过等了97分钟,距离167分钟的纪录还有一个多小时,不禁阿Q式的安慰自己:庆幸自己还没那位老兄那么惨!
再看看其他相关新闻:普通老百姓在银行排队几乎排到发狂——天津老汉被尿憋晕、广州老妪猝死大厅、深圳男子当众撒尿……原因究竟为何?难道我们“小老百姓”的时间真的就那么不值钱?!
回头想一想,难怪“外资银行”开始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