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礼尚往来,别人给我送,我不送别人,这道理说不过去。我决定去买一些贺卡送给同学。
星期六,爸爸妈妈偷懒都不想在家做饭。爸爸提议出去吃,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妈妈和我四只手支持。高高兴兴在饭店吃过饭,我们一起到小商品城买贺卡。贺卡在办公用具店有卖的。我看中一个款式,一张要四元。妈妈嫌太贵。又问了一家,同的样款式,只要两元。如果我买十个,一共才二十元。
妈妈说:“买东西一定要货比三家,有对比才知道好坏、便宜。头一家店面很大,店大欺客,所以他们卖得贵。第二家店面比较小,为了吸引顾客,所以价格比较便宜,能赚一点就卖了。以后,你自己出来买东西,也要货比三家,哪儿便宜到哪里买。”
“记住了。”爸爸说妈妈是砍价大王,无论买什么东西,她都能把价格砍下去很多。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打算把这个经验尽快应用到实践中。
圣诞贺卡买了十个,要送给谁?不送给谁?我又犯了难。
妈妈建议:可以自己动手再做一些贺卡。手工作的东西具有唯一性,而且融入了你对同学老师的感情,更珍贵。
我又愉快接受了妈妈的建议,回到家开始动手做贺卡。先把纸裁好,然后在上面画画儿。画画是我最拿手的,班里许多同学都喜欢我的绘画。许壮强过生日的时候,还希望我送给他一张做生日礼物。所以,绘画最能使我心情愉快。
我还给爸爸妈妈制做了手绘圣诞贺卡。
“爸爸圣诞节快乐,这是给你的贺卡。”
爸爸正在上网,看到贺卡,很高兴接过去,说:“谢谢闺女。”
我站在那里,充满期待地看着爸爸。
可是,爸爸似乎正专心致志上网,只是把我的贺卡顺手放在一边。
“爸爸,打开看看。”
“我现在正有事儿,等会儿再看吧。”爸爸眼睛直盯着电脑。
我又去送给妈妈圣诞贺卡,妈妈正在洗衣服,说:“放在桌子上吧,谢谢宝宝。”
“妈妈,你找开看看。”
“我的手都是湿的,等会儿再看吧。”
我画了很久,满怀期待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现在却全落了空。我从桌上收回贺卡,爸爸竟然仍没有注意到我的奇怪举动。我默默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过了大约半小时,妈妈忽然看不到我,走进来时,发现我在流眼泪。
“这是怎么了?宝宝?”
“我认真地给你们做了贺卡,可是,你们一个都没认真看!”
妈妈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对不起,刚才妈妈在忙。现在我好好看看。”
妈妈拿过贺卡:“真漂亮!”
我明白妈妈这是在做戏给我看,依旧没办法高兴起来。
爸爸去洗手间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妈妈和我的对话,他也意识到自己犯了错,推门走进来,“闺女,哪是送给我的贺卡?”
妈妈把贺卡递给爸爸。爸爸仔细看,自制的贺卡封儿,上面画了一朵鲜花,伴着绿叶。里面装着两张金黄色纸片,虽然裁得不齐整。一张纸片上写着:
爸爸:
祝您圣诞节快乐!
天天有个好心情!!!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贺卡的右下角画了一个娃娃笑脸,旁边署着我的名字。
另一张纸上用大大的英语美术体写着:
Merry
Christmas!!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圣诞节快乐!!
爸爸过来轻轻抱了抱我,说:“我姑娘设计得真棒!”受到爸爸真诚的表扬,我终于露出笑脸,眼角的泪花还没有拭去呢。
爸爸歪着头看了看那两行英语,问:“你把圣诞贺卡都送给老师和同学了吗?”
“还没来得及送呢。等星期一就送给他们。”
“这两行英语——
Merry
Christmas!!
字母都写对了吗?如果写错字英,那笑话就闹大了。”
“放心吧,我是照着买回来的贺卡上的英语写的,不会错。”我自信地说。
“你准备把这些贺卡都送给哪些老师?班主任席老师?数学王老师,英语宛老师?”
“我只送给英语宛老师。”
“为什么不送给其他老师呢?”
“我和同学们商量了,圣诞节是外国节日,所以只送给教我们外语的宛老师。”
妈妈点点头:“还真有一定道理。”
“等到过春节时,再送贺卡给其他老师吧。”我说。
“小丫头,心眼儿还真不少哩。”我听得出来,爸爸这是在夸我。
“那当然!”我得意地说。这时候,我的心里才真正快乐起来。
爸爸把我送给他的圣诞贺卡用手机拍照,发到他的微博上,很快就有博友回复:懂事的女孩子才知道,亲手做的礼物才珍贵!
妈妈说:“瞧,我说的没错吧,网上也有人同意我的观点。礼物不在贵与便宜,重要的在于真诚。”
有博友说: 好幸福啊!
爸爸说:“这肯定是一位妈妈或爸爸,他们羡慕我们有这样懂事的女儿!”
有博友说:向你女儿学习。
还有博友说:我也想做个贺卡给爸妈,可是……长大了思想也就复杂了。
爸爸说:这两个博友可能是年轻人,他们要向桐桐学习哩。
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很晚才睡觉。我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卧室还亮着灯。悄悄凑近卧室的门,透过缝隙,看到爸爸妈妈正在一起做贺卡。这么晚了,爸爸妈妈还在给谁做贺卡呢?我好奇地推开门。
“爸爸妈妈,你们在做贺卡吗?工作一天,你们该早些休息了。”
妈妈轻轻抱了抱我说:“爸爸妈妈也向桐桐学习,学着亲手制作圣诞节贺卡,寄给远方的爷爷和奶奶。”
那天晚上,我似乎在梦中,又听到妈妈和爸爸的对话。
“孩子长大了,我们得关注尊重她。今天我们犯了错误,对她精心做的圣诞贺卡没有给予充分关注。今后,一定得注意了……”
听了他们的话,我笑了。
摘自 唐哲 著 《小学女生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