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后:我们这些年

(2010-10-11 21:51:50)
标签:

70后

随笔

小小说

影评

惊悚

石佛镇

血纸人

记者

娱乐

杂谈

分类: 70后:我们这些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代,只是你不曾注意,或者压根儿就没去想过。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想一想从自己出生那刻起,一直到你的当下。对,包括我们的国家,这个世界都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在伴随着你成长?也许你会说,伊拉克战争,经济体制改变,金融危机,利率涨跌,关我什么事儿?可是,无论你承认与否,它们已经和你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深深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只是你的触须还没有成熟到足以感知它们的存在!

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 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70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些的地方去; 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可以拿到文凭的地方去;90年代,到美国去,到法加去,到一切不说中国话的地方去; 2000年代,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代,到党政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会失业的地方去……

这段网上流传的调侃文字,是否觉得耳熟?哪些曾经影响到了你?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离开时代而独立存活。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可是他没看过电视、DVD;慈禧贵为太后,掌管皇权四十年,可她没有享受过空调、冰箱,包括如今连普通小姑娘都能品尝的巧克力蛋糕……任何人,无论他有通天本事,都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年代。

所以,我想写一写我所生活的这个年代。

我知道,这类写作早已有人实践过。七零后并不只我一个天才,许多天才已经走在了我的前面。可是我敢保证,你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一本好玩、有趣的书,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花两三天时间认真阅读。

这是一部有些奇怪的书。你不能说它是个人成长传纪,也不能说它是一部纯文学小说。因为当我在写个人传纪时,我是在写小说;当我在写小说时,我又是在写生活纪实。这不是绕口令,而是我写这部书的尝试性做法。

直说吧,你所看到的每篇文章,它的前半部分基本上都是在纪实,尽管其中可能因为我的个人的小小虚伪,会有一些我伪装记忆不清的虚构。但我以作家的名誉(现在作家的名誉正日渐堕落)保证,它的大部分内容绝对真实。当然每篇文章的后一部分,则是我的“诗意遥想”,你也可称为癔想,或者极品意淫。

我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我想说:有时候梦想并不比现实更美好,有时候现实也并不比梦想更残酷。生活在中国的小人物们,应该像我一样,把自己浸淫在浩瀚生活里,痛并快乐着!

故且说:生活是多么美好。我敢肯定如今活着的人,没有几个愿意自己去死。那些英勇跳楼的明星艺人,大多被归结为患有抑郁症。而据说只有聪明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患那种高不可攀的病。谢天谢地,我们大部分人即不是明星艺人,也不是权贵达人。所以,我们不抑郁。

至所以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絮叨,是希望读者朋友通过这些文字,看到那个刚刚过去的年代,像泛黄的照片,老归老,还有些味道。有些人或许还比较喜欢这些味道。断断续续回忆过往,辅以文艺的笔墨,一切都会变得朦胧而真实起来。对于七零后的这代人,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走过来的岁月,已渐渐变得陈旧。回忆总是那么亲切,总是那么含笑中带泪。

如梦如幻的过去,再也无法回来,未来并未可知。而一切未来,也都将成为过去。

欧阳修在其传世名篇《醉翁亭记》中称四十岁的自己是醉翁,其实他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已经到了“老头”的时候。如今,我也不认为自己四十岁,就是一位老男人。至少还应该算是“老青年”的范畴。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的四十岁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