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葱:译海泛舟儒将军

标签:
小小说郁葱微型小说亦农悬疑惊悚影评石佛镇文化 |
分类: 亦农随笔集 |
郁葱老师于我,亦师亦友。认识他之前,我就曾经在《读者》、《译林》、《环球时报》等刊物上拜读过他的作品。单看那完美的译文,还以为是专门从事翻译的工作者,或者是某所大学的外语教授。2003年夏我们第一次见面,方知他竟是一位戎装在身的军人。
郁葱原名于作龙,原籍山东章丘。曾问他笔名由来,答:“我老家是著名的大葱产地,想给家乡的特产做个广告。”郁葱是成语郁郁葱葱的缩写,意即草木苍翠茂盛蓬勃美好。郁葱取此笔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的积极向上与不懈追求。作为驰骋国际国内舞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员,郁葱在出色履行军人职责和使命之余,利用自己语言上的优势,长期默默充当着“国际文化的传播者”。自1981年第一篇翻译作品《老货郎》问世,近三十年来他孜孜不倦,笔耕不辍,醉心于外国文学的译介。
2009年5月,我与郁葱同去参加郑州小小说年会,有幸得到他的《与生命赛跑》签名本。荣获冰心图书奖的《与生命赛跑》,是“中国小小说50强”中唯一一本外国微型小说读本,共收录七十篇作品,可以说篇篇都是值得收藏的精品。郁葱自身文学造诣很高,深谙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之道,又非常熟悉英语等国语种。他的微型小说翻译,实质上就是一次超越性的二度创作,不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原著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语言和意境上有很大提高。他以极其凝练的笔墨,烘托出极为深邃的意境和博大的人文情怀,语言质朴明达,刻画细致真切,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不但让我们领略了国外微型小说的精髓,更让我们品味到中西方文学完美结合的神韵。
文学翻译,需要对两种文字都有极高的驾驭能力。既需要忠实于原著,还需要一定创造性。文笔顿挫,译文生硬,不但使原作风味尽失,还可能抹杀甚至埋没原作的精华,这样的翻译被钱钟书先生称作“消灭原作”。法国文学家、社会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正是这适度的创造性赋予了作品崭新的面貌,不仅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力,而且为作品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收录于《与生命赛跑》一书中的《甜蜜的咸咖啡》就是一篇精品译作,单看作品的题目,便能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但如果按原文题目不加创造性地翻译为《加了盐的咖啡》或者《咸咖啡》,作品的活力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译可译,非常译。“带着手铐脚镣起舞”形象描述了译者的艰辛。夹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译者除需仔细品味原文作者思想外,还要思索如何满足译文的读者。作为译者,郁葱深味其中之道且游刃有余。看他发表于《译林》的《我想向你倾述》一诗,“静夜中寻找、黑暗中寻摸、星光下寻索、微风中寻觅”,译词精到准确可谓炉火纯青,更是活灵活现了诗中意境,令人反复呤读,回味无穷。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年译海历练,郁葱深谙文学翻译的精髓。不得不提及的是,他的译文之所以被广大读者喜爱,很大程度还取决于他对作品的选材极其挑剔。综观其所有作品,题材涉猎励志、人性、生活、爱情等美好主题。以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感动读者于“润物细无声”,叫人向善,引人向上,可谓地道的“心灵瑜伽”。
郁葱不仅是微型小说界军衔最高的军人翻译家,也是军界学者中名气最大的资深翻译家之一。因为翻译大量的国外微型小说,他被称为“中国微型小说翻译第一人”。然而他的翻译成就却远不止于微型小说。迄今他已出版《东方童话》、《亚洲童话200篇》、《世界童话精选》、《战云密布下的伊拉克》、《与生命赛跑》等20余部译著,发表各类作品500余万字。他的作品常见于《海外文摘》、《青年参考》等权威报刊,被《青年文摘》、《作家文摘》、《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翻译卷》、《最具阅读价值的小小说选》、《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微型小说》等各种选本。
郁葱老师常以“不务正业的军人”戏称自己,实际上他是一位军衔很高的大校军官,长期从事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和军事外交工作,多次出任我驻外使馆外交官,两次出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一身戎装的郁葱,即有军人特有的气质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又睿智豁达,机敏果敢,且不乏风趣和幽默。译海无涯苦作舟,迎风凭栏儒将军。愿郁葱老师宝刀不老,再接再厉,奉献更多更好的翻译作品给广大中国读者。
2010年3月18日夜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