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农:恐怖(惊悚)小小说写法初探

(2009-07-19 10:08:32)
标签:

惊悚

小小说

亦农

美人蹄

石佛镇

悬疑

文化

分类: 亦农随笔集

 

 

写恐怖(或惊悚)小小说,作者大都以第三者,以不知情的旁观者的视角来描述非常可怖的或者能令人感到异常可怖的表象,把读者带入疑惑、疑虑、恐惧情绪中。从而揪住读者的心,仿佛一捏就能把那颗心捏破了。但如何捏,什么时候捏破,全在作家的巧妙布局和手段。试想,一开始就告诉读者,主人公或“我”是一个鬼,要做什么,那样恐怖就无影无踪了。读者害怕恐惧的并不是所谓的真鬼,而是你的作品传递出来的引起他们自己害怕的“想像”,也即,要让读者自己吓自己。

恐怖小小说,大多最后一段或一句来揭示其恐怖的内核儿。这个内核儿让读者看后,最觉毛骨悚然。比如大多都是那个和“我”对话,和主人公交往的人(多为年轻漂亮的诡异女人)是鬼,而且是被谋害或怨死的鬼魂。满含咒怨,冷气森然,令人尾趾骨往外冒凉气。

然而,现在提倡不写真鬼。

那么到最后揭谜就存在一个问题,让读者感觉不到最后一刹那间的捏破胆儿的恐怖,而是恍然大悟,虽然有了或科学或合情理的解释,但结果却导致此前阅读中所体验到的恐惧也全部烟消云散。这种写法不能说不可取,但它所产生的惊悚效应就得大打折扣。

怎么结尾?是最见恐怖小说作者功夫的。

目前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把恐怖之内核公布之后,作品作戛然而止,不做任何解释,让读者去猜想,你自己可以找出科学解释,也可以以更恐怖的原因解释,与作者无关;一种是以科学或情理解释,把读者拉回生活常态,即原本无鬼;还有一种,就是以鬼结尾,咒怨之气凛然,毛骨悚然,汗毛倒竖,但这种涉及真鬼的作品,是我们当前不提倡的,尽管或许在网上,它很受欢迎。

但说实话,这三种恐怖小小说的结尾,也都并不十分高明。恐怖小小说结尾的艺术在某中程度上存在着严重的瓶颈,盼望有高明的作者能有突破,开出一片新天地。将恐怖小小说的创作艺术提升到新高度。让美好的爱情更加美好,让恐怖的更加惊悚!

关于恐怖小小说的主旨,有评论家和作家和我多次探讨过。我们的传统文学写作中常把教育意义、思想启迪放在首位。我不反对。但文学还有一项功能,那就是娱乐作用。恐怖小小说呈现的是它在短时间能给人带来的某种恐怖体验,这也是一种娱乐。把这种功能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文体的发展。当然,如果能和对人有所教育或者启迪结果在一起,更好了。

所有文学反应的主题,无外爱情、友情、亲情,加上大国大爱、私人仇恨等等(小说中的矛盾冲突也大多由此引起)。这些主题在恐怖小小说中当然也会涉及。比如说,最能体现刻骨恐怖的,是小说中人物发自内心的仇恨和咒怨,以此引起的极度报复或复仇……想一想就让人感到可怕。

祝作者朋友们探索出更高明的恐怖小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